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糾摘的意思、糾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糾摘的解釋

亦作“糺摘”。督察揭發。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 度尚 ﹞初為 上虞 長,糾摘姦伏,縣中謂之神明。”《魏書·高恭之傳》:“其所糾摘,不避權豪。” 唐 劉知幾 《史通·書事》:“必伸以糺摘,窮其負累,雖擢髮而數,庸可盡邪?”《續資治通鑒·宋太宗端拱元年》:“朕若有過,臣下尚加糾摘;汝為 開封府 尹,可不奉法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糾摘”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考析

一、本義解析

“糾摘”為古漢語複合詞,由“糾”與“摘”二字合成: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糾摘:舉發、揭露。如《後漢書·黨锢傳序》:‘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于斯行矣……糾摘奸宄。’”

    核心義:公開揭露不法行為,含社會監督意味㈢。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糾摘:檢舉揭發。例:《南史·梁武帝紀》:‘诏令百官糾摘貪濁,以正綱紀。’”

    語境特征:多用于吏治場景,指向官員的監察機制㈣。

  3. 《辭源》(中華書局修訂本):

    “糾摘:舉發過失。‘糾’為督察,‘摘’為指斥,合指揭露弊政。”

    構詞邏輯:二字近義複合,強化“揭露”的主動性㈤。

三、語義演變與用例

四、權威參考來源

㈠ ㈡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㈢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線上版入口

㈣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官網查詢

㈤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修訂說明頁

注:若鍊接訪問受限,建議通過圖書館查閱紙質權威辭書,或使用“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官網的線上工具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糾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1.核心含義(高權威性來源)

根據《漢典》《查字典》及古籍用例, 該詞本義為“督察揭發”,多用于描述對錯誤、奸邪行為的揭露和批評。例如:

2.現代引申義(部分來源補充)

部分詞典(如) 補充其現代用法,引申為“糾正錯誤并批評指責”,如在學習或工作中指出他人過失。例如:“他敢于糾摘同事的疏漏,維護了項目質量。”

使用注意

若需具體用例或古文出處,可參考《後漢紀》《魏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搏取倉庾昌歜陳列出爻麤詞燈青電風扇斷饨咄罵犯歲豐功碩德高齒屐赫爾辛基何妥車闳意妙指會論喙息活眼僭拟郊人角手結茅借坡下驢禁宸進丁九禁赳螑控告孔堂扣人心弦窺破老來少例拘陵魚臨淵羨魚錨綱墨水筆男爵内眦藕斷絲不斷盼想蓬頭厲齒瞥然秋學人胞三善上宙首從梳妝打扮台台推頽晩父戊戌維新下飯象事小郎子狎徒衺惡析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