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纠拾的意思、纠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纠拾的解释

揭发检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大计纠内阁》:“六年京官大计,吏部都察院主之。及事毕,纠拾大僚,属科道为政,而阁臣票拟去留,或下部院覆议罪状当否,以听上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台省·科道互纠》:“ 萼 又以 成化 三年八月宪纲载其事,上以 萼 言为然,命吏部勒科道互相纠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纠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ū shí,其核心含义是揭发检举。具体可从以下角度深入解析:

1.词义与结构

2.历史背景

该词常见于明代官场制度,尤其在官员考核(如"大计")中使用。例如:

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记载:"纠拾大僚,属科道为政",说明吏部与都察院考核官员后,由科道官负责检举揭发问题,最终由内阁或皇帝裁决。

3.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行政监察领域,指向对官员过失的公开追查,与现代"检举""弹劾"等词有相似性,但更强调制度性流程。

4.文献佐证

除《野获编》外,该词在《宪纲》《吏部·大计纠内阁》等明代典章中均有记载,印证其作为古代监察术语的规范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纠拾(jiū shè)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纠正、整理、修整等。它由两个部首组成:纟和尸,总共有12个笔画。 《纠拾》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中演绎而来的。“纠”代表纠正、整理;“拾”则代表修整、整治。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纠正错误或整理好乱的情况。 《纠拾》这个词也有繁体字写法:“糺搌”。繁体形式中,“糺”和“搌”都是表示类似的意思和音读。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以使用类似于今天繁体字的写法,即使用“糺搌”代表《纠拾》。这种写法在古代经典文献中可以找到。 下面是一个例句: 他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和纠拾之后,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纠正、整理、修整、整治等。 《纠拾》的近义词可以有:整理、修整、整顿、矫正等。 反义词则包括:错乱、杂乱、混乱、错误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