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琴辩》:“ 雷 张 製槽腹有妙诀,於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盖谓於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脣,餘处悉洼之。”《红楼梦》第八6*九回:“ 黛玉 笑道:‘这张琴不是短,因我小时学抚的时候,别的琴都彀不着,因此特地做起来的。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
(2).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 唐 长安 隆庆坊 玄宗 未即位时所居的旧邸旁, 中宗 曾泛舟其中。 玄宗 即位后于 隆庆坊 建 兴庆宫 , 龙池 被包容于内。在今 陕西 西安 兴庆公园 内。 唐 沉佺期 《龙池篇》:“ 龙池 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唐 苏颋 《龙池篇》:“ 西京 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 朱鹤龄 笺注:“《雍録》:‘ 明王 为诸王时,故宅在京城东南角 隆庆坊 。宅有井,井溢成池, 中宗 时数有云龙之祥。后引 龙首堰 水注池,池面益广,即 龙池 也。 开元 二年七月,以宅为宫,是为 兴庆宫 。’”
(3).犹凤池。指中书省。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司言凤綍,挥翰龙池。” 明 徐渭 《送内兄潘伯海谒选》诗:“明岁承恩日,龙池万柳青。”
(4).借指内阁。《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 宝山 蒋敦復 作《沪城纪事》诗八首:‘海水羣飞日,东南又不支,龙池机早代, 燕 省处方危。’”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龙池汉语 快速查询。
“龙池”一词含义丰富,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古琴底部的两个共鸣孔之一,上孔为“龙池”,下孔为“凤沼”。该设计源自唐代制琴名家雷威、张越的工艺,通过调节孔洞形状影响音色,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记载其制作诀窍。
唐代长安龙池
位于唐玄宗即位前的隆庆坊旧宅旁,中宗时期已存在,后纳入兴庆宫范围(今西安兴庆公园)。此池因“云龙之祥”得名,唐诗中常见其意象,如沈佺期《龙池篇》描绘“龙池跃龙龙已飞”的祥瑞景象。
济南洪范池
又称龙池,属济南名泉,以恒温17℃、水质含锶等微量元素著称,清代石刻“龙池”二字保存至今,泉水用于熬制阿胶。
借指中书省或内阁,源自“凤池”典故。唐代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用“挥翰龙池”形容中枢要职,明代徐渭诗句“龙池万柳青”亦暗喻内阁。
在命理学中,“龙池”为丙级星,象征智慧与功业,常与“凤阁”星配对出现,主科甲文章,代表男性建功立业的机遇。
注:具体释义需结合语境,例如文学作品多取地理或政治隐喻,乐器术语则特指琴孔结构。欲了解完整信息可查阅《洞天清录》《龙池篇》等文献及西安、济南实地考察资料。
《龙池》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一种传说中有龙居住的池塘或湖泊。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神秘而神圣的生物,具有强大的权力和智慧,因此龙池常被视为神圣的地方。
《龙池》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龙(U+9F99)和池(U+6C60)。它总共有14个笔画,其中龙部分有5个笔画,池部分有9个笔画。
《龙池》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据说龙池是龙王或龙神居住的地方,人们认为在龙池中能得到神龙的庇佑和保护。
在繁体字中,《龙池》是以「龍池」这两个字来表示的。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龙池》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汉字的演变使得一些字形发生了改变。以「龍池」为例,「龍」的头部弯曲得更尖,腹部的纹路也更加清晰;而「池」的上面有两个波浪形状的线条。
1. 附近的山谷中有一片神秘的龙池,据说里面居住着一条神龙。
2. 他们在龙池边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和丰收。
组词:龙王、龙腾虎跃、龙飞凤舞。
近义词:龙潭、龙泉、龙潭海、龙潭水。
反义词:凡池、寻常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