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莅政。《战国策·秦策三》:“ 范子 因 王稽 入 秦 ,献书 昭王 曰:‘臣闻明主莅正,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 太伯 三以天下让,於是 季歷 莅正。”参见“ 莅政 ”。
“莅正”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字面解释
由“莅”(到达)和“正”(正直)组成,字面意为“到达正直之地”,多指官员到任廉洁公正的职位,或形容人处于正直的境地。
引申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也用于强调个人品德的端正,如“莅正修身”。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战国策》或《吴越春秋》原文(来源:、)。
《莅正》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莅临正道、莅临理正之意。莅指出席、到场,正指正道、正确。因此,《莅正》的含义是指某人到场或出席,用以表示此人具备正确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莅正》由“艹”和“正”两个部首组成。其中,“艹”是草字头部首,表示与植物相关的字,而“正”表示正确、正义等。它的笔画总数为16画。
《莅正》最早出现在《抱朴子》一书中,该书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著名道教学者葛洪。这个词源于古代的典籍,可见于《文选·鲁司马相如集》中的《论衡·应温》篇。
“莅”字的繁体是「蒞」,它由「艹」和「立」组成。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写法中,“莅”字的上部分更像一个方框,下面是一个竖起的线条,表示植物的生长。正常情况下,字体较为繁复,弧线和直线相间,书写非常美观。例如:
古代写法:
草书:
行书:
以下是几个使用词语《莅正》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