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槟树的意思、槟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槟树的解释

[Chinese sweet gum] 枫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槟树(bīn shù)是汉语中对特定乔木类植物的统称,其释义需结合权威词典及植物学文献。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槟树的本义

    指代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学名 Areca catechu,即槟榔树。其树干笔直,高可达20米,羽状复叶,果实为槟榔子(槟榔),是热带地区重要经济作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槟”为“槟榔”的简称。

    特征:树干无分枝,叶簇生顶端,果实椭圆形,橙红色。

  2. 方言与古义扩展

    • 方言指代:在部分南方方言中,“槟树”亦泛指树干通直、材质坚硬的乔木,如楠木、樟树等(《汉语方言大词典》)。
    • 古籍用例: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载“槟榔,闽粤人呼其树为槟树”,印证其作为槟榔树的别称。

二、植物学特征与用途

  1. 形态特征

    • 树干:圆柱形,具环状叶痕,表面灰白色。
    • 叶片:羽状全裂,长1.5-2米,裂片披针形。
    • 花果:花序腋生,果实为核果,内含一枚种子。
  2. 经济与文化价值

    • 药用:果实(槟榔)可入药,驱虫、消积(《中华本草》)。
    • 食用:果实切片与蒌叶搭配咀嚼,为东南亚传统习俗。
    • 木材:树干可制器具,但因易蛀需防腐处理。

三、常见误辨与关联词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词典类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许慎.《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2. 植物学专著
    • 吴征镒.《中国植物志》第13卷第1册(棕榈科). 科学出版社, 1991.
    •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槟榔》. 明代刻本(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注:因“槟树”在现代汉语中属槟榔树的别称,释义需以权威工具书及植物学定义为基准,避免与相似名称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槟树”一词的解释,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分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槟树(拼音:bīn shù)在植物学上指枫香树(学名:Liquidambar formosana),属于金缕梅科落叶乔木。其名称源于果实形态类似槟榔,但实际与槟榔科植物无亲缘关系。

二、延伸释义

在成语或文学语境中,槟树被引申为人才出众的象征。因枫香树高大挺拔,故以此比喻具有杰出才能的人。例如“槟樹之才”形容卓越能力。不过该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避免与植物学定义混淆。

三、相关说明

  1. 文字构成:“槟”为多音字,在“槟树”中读作bīn,与“槟榔”(bīng láng)区分。槟榔属棕榈科热带植物,与温带植物枫香树不同。
  2. 地域分布:枫香树在中国多地可见,如北京延庆等地曾有种植记录,果实被称为“槟子”,属于苹果属杂交品种。

四、注意要点

若在古籍或成语中出现“槟树”,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植物实体还是比喻义。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其植物学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暗箭百响变卖典质薜萝子獘俗嘲薄扯攞敕许吃用春袍翠佩道养达显嫡庶兜盘繁穣飞箝奉翼分子生物学符祝干首公群诟让嚆矢喝问黄绢幼妇谎信徽德鉴亮简直襟抱居次开诚布公砍杀旅思门栏眇质拇战牛后跑墒萍飘蓬转求马于唐市认熟烧金室制説地谈天蒐猎俗化遂达宿隙台檄提级托分吴分翔鸿香积厨衔酒宵民匣炮狭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