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源局的意思、宝源局的详细解释
宝源局的解释
明 清 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 元 末 至正 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 朱元璋 于 应天府 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 明 洪武 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 洪武 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 清 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词语分解
- 宝的解释 宝 (寳) ǎ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刵 )。国宝。财宝。珍宝。传(俷 )家宝。如获至宝。宝贵。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宝地。宝
网络扩展解释
宝源局是明清两代官方设立的铸币机构,其职能与历史演变如下:
一、历史沿革
- 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元末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设立宝源局,掌管铸钱事务。
- 明代发展:
- 洪武元年(1368年)正式颁布钱制,除京师宝源局外,各省增设宝泉局,共同铸造“洪武通宝”。
-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工部下设北京宝源局,与隶属户部的宝泉局分工协作。
- 清代延续:承袭明制,宝源局仍隶属工部,负责铸造铜钱,而宝泉局改属户部。
二、职能与特点
- 官方垄断:作为国家铸币核心机构,统一钱币形制并严禁私铸。
- 钱币标识:所铸钱币背面常标注“宝源”字样(如清代满文标识),以区分铸造局。
- 工艺等级:普通流通钱币存世较多,而特殊版本如“大样钱”“雕母钱”因工艺复杂、存世稀少,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三、机构地位
明代宝源局与宝泉局并立,清代则形成工部(宝源局)与户部(宝泉局)的双轨铸币体系,体现财政分工。
宝源局是明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其历史跨度长、职能明确,对研究古代金融制度具有关键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宝源局》这个词的意思:
宝源局是指一个机构或机构名称。宝源意指宝贵的资源或财富,局则表示一个机构或部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宝源局的部首是宝字的宀部,笔画数为11。
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
宝源局是一个现代汉字词汇,来源于汉字的演变和衍生。在繁体字中,宝的写法为寶,源的写法为流。在古代写法中,宝的写法有宀玉、宀至、宀各等多种形式,源的写法有泉、五水、王八、水玉等多种形式。
例句:
1. 我们要加强宝源局的管理,保护国家的资源。
2. 宝源局的职责是以财富为基础,推动经济的发展。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 宝源、宝贵、资源、财富、机构、部门、管理
近义词: 宝库、宝藏、财宝、财富中心、机关、机构名字
反义词: 浪费、损失、贫穷、资产丧失、机构解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