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汉书·律历志上》:“《书》曰:‘乃命 羲和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历,一本作“ 厤 ”。参见“ 歷象 ”。
(2).历法,天文星象。《后汉书·律历志中》:“祖 尧 岱宗 ,同律度量,考在璣衡,以正历象,庶乎有益。” 唐玄宗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参见“ 歷象 ”。
亦作“厤象”。1.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书·尧典》:“乃命 羲和 ,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歷象之要,可以晷景测之。”
(2).历法;天文星象。《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宜当拔擢,使登鼎司,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易数》:“大抵《易》之为书,无所不有,或以歷象,或以卜筮,盖不但性命之説也。”
"历象"是汉语中承载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
一、基本释义 "历"指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象"指天体运行的现象。《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推算历法、观测天象之学",体现古代"观象授时"的科学传统。该词源出《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指通过观测天体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
二、分字解析
三、历史沿革 该概念在汉代形成完整体系,《汉书·艺文志》将"历象"列为独立学科门类。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强调:"推步天象谓之历,占候变异谓之象",揭示其观测与推算并重的特质。
四、现代延伸 当代《中国天文学史》指出,古代历象学包含:
“历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涵盖天文观测与历法制定两个方面。以下是详细解释:
推算与观测天体运行
指通过科学方法观测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算。例如《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历法与天文星象
指根据天体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法,以及由此衍生的天文星象知识。如《后汉书》提到“以正历象”,即通过修正历法规范天文体系。
古代典籍中的记载
实际应用
古代通过观测日影(晷景)验证历象准确性,如《颜氏家训》提到“历象之要,可以晷景测之”。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历史案例,可参考《尚书》《后汉书》等文献,或查看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的详细释义。
白相边缝毕业生鼻韵母伧奴除墙屋窜削大赋顶牛鼎运冻饿断机俄而分势公退盥浣漍漍海湄邯郸路槐第靧盥恢漫讲坛社会主义荐引胶粘剂踖蹐旌旗卷舒计说戟幢骏波虎浪峻敞骏厖孔昊空气浴口袋乐极悲生列筵流叶论绎摩奬尼首槃薄篇叶窃簪之臣清寒穷寇莫追搔痒沈茂神逸慎志司马迁俗机讨雠调舌晚报畏难苟安闻教显用歇坐系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