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礼堂的意思、礼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礼堂的解释

[auditorium; assembly hall] 举行典礼或集会的厅堂

详细解释

(1).古代习礼的讲堂。《后汉书·郑玄传》:“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羣书率皆腐敝,不得於礼堂写定,传於其人。”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别传》云:‘ 北海 有 玄 儒林讲堂。’”

(2).孝堂,守丧之堂。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友悌》:“ 冯元常 闔门孝友,天下无比,或居兄弟服制,昼则从事,夜则尽会礼堂。” 清 冯桂芬 《程楞香中丞六十寿序》:“初 苏郡 戒严,先生以礼堂被詔团练於乡,及是 上海 平,郡中安堵,会先生服除,召还朝。”

(3).举行典礼或集会的厅堂。《新唐书·西域传下·大食》:“有礼堂容数百人,率七日,王高坐为下説曰:‘死敌者生天上,杀敌受福。’” 沙汀 《选灾》:“他喘息着,一面静静观望那些聚集在礼堂空地上的选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礼堂的详细释义(汉语词典角度)

一、基本释义

“礼堂”指专门用于举行大型集会、典礼、报告或文艺演出等活动的公共建筑或场所。其核心功能是为人群提供聚集空间,满足仪式性、教育性或娱乐性活动的场地需求。例如:“学校礼堂正在举行毕业典礼。”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三、功能特征

  1. 空间设计:通常配备舞台、固定座椅、音响及灯光设备,容纳人数从百人到数千人不等。
  2. 使用场景:常见于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于开学典礼、表彰大会、学术报告、文艺汇演等正式活动。

四、文化与社会意义

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礼堂承载集体记忆与社会仪式感,是组织性活动的标志性场所。例如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既是政治议事空间,也象征国家形象。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92页。ISBN 978-7-100-12450-8。

    定义:“供开会或举行典礼用的大厅。”

  2.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7卷第1048页。

    释义:“举行典礼或集会的厅堂。”

  3. 《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刘致平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分析礼堂建筑形制与社会功能(第四章:公共建筑)。

  4.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

    杨志刚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阐释礼堂作为现代礼仪载体的文化意义(第六章:空间与礼仪)。

网络扩展解释

礼堂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礼堂指用于集会、典礼或文化活动的厅堂,核心功能包括举办会议、庆典及文艺演出。该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习礼的讲堂(《后汉书·郑玄传》记载“不得於礼堂写定”),后演变为兼具守丧、祭祀功能的场所(如唐代冯元常“夜则尽会礼堂”守孝的记载)。

二、功能演变

  1. 古代用途
    • 汉代:儒家学者讲学、校勘典籍的场所
    • 唐代:兼具孝堂功能,供守丧期间家族集会
  2. 现代功能
    • 会议中心:承办政务会议、学术报告等
    • 文化活动:举办戏剧、音乐会、电影放映等
    • 庆典场所:常见于学校毕业典礼、企业年会等场景

三、建筑特征

现代礼堂设计通常包含舞台、观众席、音响灯光系统,部分大型礼堂可容纳数千人。例如邵逸农拍摄的全国礼堂影像显示,从延安到福建等地,礼堂建筑风格随时代变迁呈现不同特色。

四、同义词辨析

可通过等来源获取更完整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闇敝啊呀白头之叹板户抱见礼把翫闭秘敝室惭怯超伍乘凉斥兵疮痍满目垂恩春闱蹿劲戴帽子倒流堤围遁尾丰禄风雨漂摇服郑干渠宫祠攻守勾结幻怪火犁急不暇择寄藏截阻凈发竞谨稷事酒人保貜狙絶崄阃域瘌痢列郡麻栎叛败偏厂片善仆御蛇酒神乳诗什私胎锁陀八廷孔稳下武昌官柳武象衔匿小摊贩西成邪诞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