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列郡的意思、列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列郡的解释

(1).诸郡。 汉 邹阳 《上书吴王》:“何则?列郡不相亲,万室不相救也。”《后汉书·朱浮传》:“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 渔阳 而结怨天子?” 清 方东树 《<刘悌堂诗集>序》:“ 桐城 於地势尤当其秀,毓山川之灵独多,人文最盛,故常为列郡冠。”

(2).谓建置郡治。《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远跡疆埸,列郡大荒。” 李善 注:“ 班固 《汉书》述曰:‘列郡 祁连 。’”

(3).大郡。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方巨山争体统》:“总领虽大, 湖 广 之尊; 南康 虽微, 江 东列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列郡”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列”和“郡”构成。从词义结构分析,“列”表示依次排列或并列,如《说文解字》中释为“分解也”,引申为分布、罗列;“郡”为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始见于周代,秦汉时期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如《汉书·地理志》记载“秦分天下作三十六郡”。组合后,“列郡”指多个郡级行政区域并列存在的状态。

在历史语境中,“列郡”常指代广袤疆域内的各级地方行政单位。例如《史记·平准书》载“天子列郡置守”,表明中央政权对地方郡县的统辖关系。该词亦用于描述地方治理体系,如《后汉书》中“分遣列郡,以镇抚之”,体现郡县制在维护国家统一中的作用。其核心语义可归纳为:通过郡级行政单位的系统性分布,构成国家治理网络。

从语言演变角度看,“列郡”属于偏正结构名词短语,其中“列”修饰“郡”,强调行政区划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构词方式与“列国”“列侯”等词具有同源性,均体现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层级关系。随着郡县制被州府制取代,“列郡”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仍作为历史术语保留在文献中。

网络扩展解释

“列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义项:

  1. 诸郡(各个郡县)
    指多个郡的统称,常用于描述地域或行政划分。例如汉代邹阳《上书吴王》中提到“列郡不相亲,万室不相救也”,强调郡县之间缺乏联系;《后汉书·朱浮传》亦用“列郡几城”表达对疆域规模的疑问。

  2. 建置郡治(设立郡的行政中心)
    指建立或规划郡级行政单位。如《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列郡大荒”,李善注引班固《汉书》述“列郡祁连”,说明在边远地区设置郡治。

  3. 大郡(规模较大的郡)
    特指地位重要或地域广阔的郡。例如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南康虽微,江东列郡”,通过对比凸显“列郡”指代大郡;清代方东树称桐城“为列郡冠”,亦强调其规模或影响力。

总结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其核心围绕“郡”的行政概念展开,既可泛指多个郡县,也可指郡的设立或规模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

爱憎分明暗泉班禅变幻徧赞别义碧鄣不值得晨露痴儿女愁悒盗视递演督亢軃免迩遐发奋蹈厉方攘抚正苟利子沟施规争国际劳动节怀化秽恶慧箓会盟惑着解锡惊才絶艳敬宠九九消寒图酒榼据案剧增扛半拉子活刻忮乐往哀来料鬪了如指掌离明渌波纳还年高德劭牛衣泪破坐浅教衾帏丧食扫笆少不经事使法堂燕脱剥托名下黑狎竞下句丽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