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服郑的意思、服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服郑的解释

东汉 末经学家 服虔 与 郑玄 的并称。 清 王韬 《何陋轩记》:“近世之所谓陋者,岂第居室而已哉?口诵 服 郑 ,貌託 程 朱 ,宗 汉 绍 宋 ,妄立门户,此学问之陋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服郑"是中国古代经学史上的一个专称,特指东汉时期两位著名的经学注释家:服虔和郑玄。他们二人以精研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和《周礼》等著称,对后世经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服虔

    • 人物简介: 服虔(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东汉灵帝、献帝时期),字子慎,河南荥阳人。他学识渊博,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 主要贡献: 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谊》(或称《春秋左氏传解诂》),是《左传》的重要古注之一。其注释注重训诂名物、解释字义,力求恢复《左传》古义。唐代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时,《左传》部分主要依据杜预的注,但服虔的注本在唐以前影响很大,是研究汉代《左传》学的重要资料。
  2. 郑玄

    • 人物简介: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最杰出的经学大师,遍注群经,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 主要贡献: 郑玄的学问贯通今古文经学,他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破除学派藩篱,为儒家经典作了系统性的注解。其著作涵盖《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等,建立了庞大的“郑学”体系。他的注释以精审、博通著称,影响极其深远,后世尊称他为“郑君”或“经神”。
  3. “服郑”并称的含义

    • 经学成就的代表: “服郑”并称,是将服虔和郑玄作为东汉时期经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和典范来推崇的。他们代表了汉代经学注释的高峰。
    • 《左传》与群经: 虽然两人都注释了多种经典,但并称时,服虔尤以其《左传》注闻名,而郑玄则以其遍注群经、融通今古文的宏大体系著称。因此,“服郑”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汉代在《左传》研究和综合经学研究方面的双璧。
    • 后世影响: 他们的注释成为后世理解先秦儒家经典不可或缺的桥梁。唐代以前,“服郑”之学是学者研习的重要依据。即使在唐代官方选定杜预《左传注》和孔颖达《五经正义》之后,服虔和郑玄的注疏作为古注,仍然是经学研究的重要参考,历代学者多有辑佚和研究。

“服郑”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东汉经学大师服虔和郑玄。他们以其精深博大的经学注释工作,尤其是服虔对《左传》、郑玄对群经的注解,代表了汉代经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对后世经学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称“服郑”,是对这两位杰出学者及其学术贡献的尊崇与肯定。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2010). 汉语大词典 (第二版).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权威词典释义)
  2. 白寿彝 总主编. (1995). 中国通史 (第五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人物与学术背景)
  3. 许嘉璐 主编. (2004). 传统语言学辞典.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经学术语解释)
  4. 李学勤 主编. (2000). 十三经注疏 (整理本).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收录并参考服、郑古注)

网络扩展解释

“服郑”是汉语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东汉末年的两位经学家服虔与郑玄的并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服郑”由服虔(字子慎)和郑玄(字康成)的姓氏组合而成,两人均为东汉末年重要的经学家,尤其在古文经学领域有深远影响。

二、人物背景

  1. 服虔
    以研究《春秋左氏传》著称,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谊》,其学说注重训诂考据,对后世经学注释影响较大。

  2. 郑玄
    汉代经学集大成者,兼通今古文经学,代表作《三礼注》等。他打破学派壁垒,融合各家学说,被尊为“经神”。

三、历史评价

清代学者王韬在《何陋轩记》中批评学术门户之见时提到:“口诵服郑,貌托程朱”,借“服郑”代指固守经学传统的现象。

四、应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学术讨论或文学作品中,强调对经典研究的尊崇,或暗喻学问上的门户之分。

“服郑”作为特定历史人物的并称,反映了东汉经学研究的成就,也常被后人引用以表达学术立场。如需进一步了解两人具体著作或思想差异,可参考《后汉书》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年谐老白石生班笔宾服冰檗不落窠臼代姓隄遏叠累返魂草藩库丰霄鳱鹊给面子关取黄耳蕈甲虫加颡金幡静泰今体开许孔揭口辩亏折賫恨两得领海龙言凤语蔓藻矛槊旄羽眠宿逆违女长须嫁辟拂贫衲疲厌前悔桥公钺亲故清响秦鬟妆镜泉泽取事沙箸视如土芥侍姝时治水珠铄铄搜罗素事托咐吐下违叛无穷尽无须汙罇抔饮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