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鈎盗国的意思、窃鈎盗国的详细解释
窃鈎盗国的解释
见“ 窃鉤者诛,窃国者侯 ”。
词语分解
- 窃鈎的解释 偷腰带钩。谓小偷小摸。 明 储国桢 《杂咏》:“羣盗窃钩终问鼎,元戎筹国并齎粮。” 续范亭 《感言》:“古人有窃国窃钩之喻,今日竟有窃党而兼窃国者,当得何罪?”参见“ 窃鉤者诛,窃国者侯 ”。
- 盗国的解释 窃取国家政权。《旧唐书·僖宗纪》:“伏以伪 煴 违背宗社,僭窃乘舆,欺天之祸既盈,盗国之罪斯重,果至覆败,以就诛夷。”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杜延年杜钦》:“夫 新莽 盗国,权舆於 凤 。” 清
网络扩展解释
“窃鈎盗国”(qiè gōu dào guó)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欺骗、偷窃等不正当手段夺取国家权力或掠夺国家财富的行为,常用来形容为私利而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人或行为。
2. 来源与典故
- 出处:源自《庄子·胠箧》中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原指盗窃小物件的人被处死,而篡夺政权的人却成为诸侯,讽刺法律虚伪和社会不公。
- 演变:后世引申为对“小盗受罚,大盗得势”现象的批判,强调权力与规则的双重标准。
3. 用法与场景
- 适用对象:多用于批判贪污腐败、滥用职权、侵吞公共财产等行为,尤其是身居高位者以权谋私的案例。
- 语境举例:常见于社会评论、政治分析或历史讨论中,如揭露官员贪腐时可用此成语形容其危害性。
4. 结构与延伸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中性词,但多含贬义(讽刺或批判)。
- 近义词: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大盗窃国。
- 反义词:廉洁奉公,大公无私。
补充说明
- 书写差异:部分文献中写作“窃钩盗国”(“鈎”与“钩”为异体字,意义相同)。
- 现代关联:常被借喻为对制度漏洞或权力腐败的反思,如“小贪被严惩,巨贪却逍遥法外”的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二
《窃鈎盗国》的意思
《窃鈎盗国》是一个成语,意指盗取国家的统治权。这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国家权力和利益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窃鈎盗国》这个成语可以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窃:部首穴,共4划。
- 鈎:部首金,共10划。
- 盗:部首皿,共11划。
- 国:部首囗,共8划。
来源和繁体写法
《窃鈎盗国》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报任少卿书》,原文为:“明主不立,则远方之人散,此盗国之民窃鈎者也。”这句话意思是,如果没有正当的国家统治,人们就会离散,这些离散者就是企图窃取国家统治的人。
繁体写法为《竊鉤盗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形状有所不同,所以《窃鈎盗国》这个成语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
窃:窃字的古汉字写法为穴十一点,表示藏匿、偷窃的意思。
鈎:鈎字的古汉字写法为金十横,表示钩子的意思。
盗:盗字的古汉字写法为皿木曲长,表示偷窃、盗取的意思。
国:国字的古汉字写法为囗土中点,表示国家的意思。
例句
1. 他一心想要窃鈎盗国,结果被国家安全部门逮捕了。
2. 这个政治家被指控企图窃鈎盗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组词
窃贼、鈎子、盗窃、全国、国家主权、国民、国库
近义词
窃国、窃取国家、盗国、盗取国家权力
反义词
爱国、追求国家发展、忠诚国家
别人正在浏览...
白义傍絶长随持之以恒辍战辞色德守底下人钢筋铁骨革带黄鹤监奴角柶记睹济功谨本详始惊屹矜肆君亲叩舷夸示葵倾阔迂亮敞粮料使吝顾犁牛曼陁矛盾论猛锐面起饼末折末艺木稼裒类启白切点情份清举趋隅酾尊上大人韶颜稚齿沈犹室闾诗朋酒友説是谈非素意苔藓天朝挺缓头童推列退磨瓦坯问聘吴姝无线电台孝女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