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署的意思、离署的详细解释
离署的解释
离开职守。《墨子·号令》:“勇敢为前行,伍坐,令各知其左右前后;擅离署,戮。”《后汉书·马融传》“因兄子丧自劾归” 李贤 注引《马融集》:“时左将奏 融 遭兄子丧,自劾而归;离署当免官。”
词语分解
- 离的解释 离 (離) í 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分开,分别:分离。离别。离开。离散(刵 )。离职。离异。离间(刵 )。支离破碎。 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 八卦之一,代表火。 古同“罹”
- 署的解释 署 ǔ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签名,题字:签署。署名。署字。 暂代:署理。兼署。 笔画数:; 部首: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离署”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lí shǔ,其核心含义为离开职守,常见于古代文献与历史语境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解释
- “离”指离开、分离;“署”指官署、职位。组合后表示离开所任职的场所或岗位,即擅离职守。
-
历史文献例证
- 《墨子·号令》 记载:“擅离署,戮。” 指擅自离开岗位者将受严惩。
- 《后汉书·马融传》 提到官员因亲属丧事“自劾归”,被判定“离署当免官”,即因离职需免职。
- 清代王玮庆诗句“殉守不离署”,亦强调坚守岗位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古代军事与官制:多用于描述官员、士兵未获允许离开职责所在,如战时或值守期间。
- 法律与惩戒:古代律法中,“离署”属于失职行为,可能面临刑罚(如《墨子》中的“戮”)或行政处罚(如免官)。
关联词汇
- 近义词:擅离职守、玩忽职守。
- 反义词:恪尽职守、忠于职守。
- 相关成语:如“鞍不离马,甲不离身”(形容时刻戒备)。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诗词及现代词典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墨子》《后汉书》等原文,或查阅权威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离署的意思
离署是一个现代汉语词语,指的是离开公职或辞去官职。
拆分部首和笔画
离署这个词的部首是言,是由“从口,从犬,犬表示着狗会叫,人会说话”组成的。它的笔画数是11画。
来源
离署这个词源于古代文书,官员在官署中工作,当一个官员离开或辞去官职时,需要向上级提交一封辞表,表示离去的意思,因此称为离署。
繁体
离署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離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离署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能辨认出来。具体写法需要参考古代文献或字典。
例句
1. 他因为家庭原因选择离署。
2. 官员辞去官职后,需要进行离署手续。
3. 离署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组词
离职、离去、署名、官署
近义词
辞职、辞官、离任
反义词
就职、任职、接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