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器的意思、三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器的解释

三种治国的手段,指号令、斧钺、禄赏。《管子·重令》:“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鉞也,禄赏也……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鉞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中对“三器”的解释包含三个层面:

  1. 礼制器物:指古代祭祀、朝聘等礼仪中使用的三种核心器具,即玉器、青铜器和陶器。《周礼·春官》记载“三器备而礼成”,体现其作为等级制度与礼乐文明的重要载体。

  2. 哲学概念:在《荀子·富国》中,“三器”被引申为治国的三种手段:“道、法、权”,分别对应治国理念、法律规范和权变策略,强调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智慧。

  3. 军事器械:《武经总要》将“三器”定义为冷兵器时代的弓弩、长矛与盾牌,作为古代军队基础作战装备,其组合使用体现了攻防一体的战术思想。

网络扩展解释

“三器”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区分:

一、传统文献中的治国三器(主流含义)

源自《管子·重令》,指治理国家的三种核心手段:

  1. 号令:政令法规,用于统一国家意志;
  2. 斧钺:象征刑罚与军事威慑,维护社会秩序;
  3. 禄赏:通过物质奖励激励民众,促进生产发展。

《管子》强调三者缺一不可:“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鉞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原文见)。


二、现代引申义(少数词典收录)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扩展解释为个人素质的三方面:

  1. 才能:专业能力与智慧;
  2. 品德:道德修养;
  3. 仪表:言行举止的得体性。

此用法可能与《论语·阳货》中“君子不器”(指君子应全面发展)的解读相关,但并非古籍原义。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遨步白盛办护本戏拨火岑岭唱吼愁神从臣翠帽粗心倒掷都美斗胸短钱飞帛负片疙疤公姑匦使梏掠汉元哈屯夹衫京观井曲絶脉军妻堪可科任科徭来往连年列罗漏卮卯上梦撒撩丁迷妄攀沿配第悭囊琼雷缺位少女风使气白赖失晓侍坐水蛇粟错损心谈述田园僮昏外后日帏帘微磬无所不为五洋杂货咸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