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治国的手段,指号令、斧钺、禄赏。《管子·重令》:“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鉞也,禄赏也……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鉞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
“三器”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区分:
源自《管子·重令》,指治理国家的三种核心手段:
《管子》强调三者缺一不可:“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鉞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原文见)。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扩展解释为个人素质的三方面:
此用法可能与《论语·阳货》中“君子不器”(指君子应全面发展)的解读相关,但并非古籍原义。
《三器》是一个汉字词组,指的是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三种重要的器物。这三种器物分别是:琴、棋、书。
《三器》的拆分部首为“皿”,它属于象形字部首。笔画数为五画。
《三器》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化中的三种最重要和高尚的艺术形式和活动,分别是音乐演奏、棋艺、书法。这些艺术形式和活动在古代被认为是学者和士人的必备素养。
《三器》的繁体为「三器」,保留了与简体字相同的意思和拆分。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三器》在古时候的写法仍然是「三器」,没有特别的变化。
1. 她能弹琴、下棋、写书法,真是个文化修养很高的女孩。
2. 在古代的士人中,学习琴棋书法被认为是追求高尚品味的象征。
3. 学习三器,是每位古代士人的必修课程。
古代文化中与《三器》相关的组词有:琴棋书法、四器、文人四宝等。
与《三器》近义的词语有:文人雅事、士人娱乐活动等。
与《三器》反义的词语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因为《三器》代表的是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和活动,没有明确的相反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