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足鼎的意思、三足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足鼎的解释

(1).三足之鼎。古为国家之重器。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

(2).如鼎之三足。 唐 刘禹锡 《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復五銖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足鼎

一、基本释义与形制特征

“三足鼎”指中国古代一种具有三只支撑足的烹煮或祭祀用器皿,通常为青铜或陶制。其核心特征在于底部有三条稳定的支柱,上部为圆腹或方腹,两侧常设双耳。这种设计不仅便于架设于火源之上加热,也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古代炊器,有三足,圆腹或方腹,两耳。”

二、功能与历史演变

三足鼎最初作为炊具用于烹煮食物(如肉类、谷物),后逐渐演变为重要的礼器,广泛应用于祭祀、宴飨等仪式场合。在商周时期,青铜鼎成为权力与等级的象征,如“天子九鼎”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同身份者使用鼎的数量限制。《中国古代青铜器》指出:“鼎的功能从实用器向礼器转化,三足结构既满足承重需求,也体现力学设计的智慧。”

三、文化象征与语言衍生

“鼎”字在汉语中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常象征政权(如“定鼎中原”)、权威(如“问鼎”)或稳定状态(如“鼎盛”)。而“三足鼎立”一词则直接源于三足鼎的物理形态,引申为三方势力均衡对峙的局面。《说文解字注》强调:“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象析木以炊。”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2. 马承源. 《中国古代青铜器》.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中华书局, 2013.

网络扩展解释

“三足鼎”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三足鼎”指由三条腿支撑的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器物之一。鼎最初为烹煮器具,后演变为祭祀礼器,被视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结构特点为三足两耳,稳定性强,故有“三足鼎立”的比喻用法。

二、历史渊源

  1. 文献记载
    汉代刘向《说苑·君道》记载“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表明其作为祭祀重器的用途。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中“势分三足鼎”则用鼎足比喻三国分立的政治格局。

  2. 文化象征
    鼎在古代代表政权正统性,如“问鼎中原”即体现权力争夺。三足结构象征稳固,衍生出“鼎盛”“鼎力相助”等褒义词汇。

三、成语应用

“三足鼎立”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指三方势力均衡,如魏蜀吴三国分立。现代多用于描述商业、政治等领域中三方竞争或制衡的状态。

四、现代引申

当代语境中,“三足鼎”常被借喻为支撑体系的三大核心要素。例如:

注:相关典故和成语用法可通过《说苑》《史记》等古籍或权威词典进一步查阅。

别人正在浏览...

安史鼈化草贤倡技超放嘲戏伧夫赤萍初供储后出群祷禬盗跖碘钨灯定名笔复查腹婚根尘丱学家果艺憨子诃怒花蕚驩合花砖降命兼疑胫部肎构款头枯林竻木邻比临途离题太远笼松默默无闻木正年深月久排比佩离僻恣峭法擎拳撑脚啓塞启邑濡忍散白泰山頽溏泺陶怡通圮投林鲀形目巍然屹立委亵险丑销微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