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才子书的意思、六才子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才子书的解释

(1). 清 金圣叹 以《庄子》、《离骚》、《史记》、 杜甫 律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子书”,并加评订。其《〈三国志演义〉序》云:“余尝集才子书者六。目曰《庄》也,《骚》也, 马 之《史记》也, 杜 之律诗也,《水滸》也,《西厢》也。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

(2).指 王实甫 《西厢记》。在“六才子书”中,《水浒传》居第五,《西厢记》居第六,故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词采》:“ 施耐菴 之《水滸》、 王实甫 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説看, 金圣嘆 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盖愤天下之小视其道,不知为古今来絶大文章,故作此等惊人语以标其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才子书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特定概念,特指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所推崇并评点的六部经典文学作品。金圣叹以独特的文学眼光,将这些作品冠以“才子书”之名,旨在提升通俗文学的地位,并系统阐述其文学价值与审美标准。


一、核心定义与提出背景

“六才子书”并非传统汉语词典中的固有词条,而是金圣叹个人文学批评体系的产物。他在《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等著作中提出此概念,将六部作品按文学成就排序评点:

  1. 《庄子》(先秦诸子散文)
  2. 《离骚》(屈原楚辞代表作)
  3. 《史记》(司马迁纪传体史书)
  4. 《杜工部集》(杜甫诗歌全集)
  5. 《水浒传》(施耐庵长篇章回小说)
  6. 《西厢记》(王实甫元杂剧)

金圣叹认为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文体的巅峰成就,故称“才子书”,体现其“才情至上”的文学观(据《金圣叹评传》)。


二、书目详解与文学价值

  1. 《庄子》

    道家哲学经典,以寓言阐发思想,语言恣肆奇诡。金圣叹赞其“文心如云,变幻莫测”,为散文创作典范。

    来源: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评点。

  2. 《离骚》

    屈原抒情长诗,开创浪漫主义传统。金圣叹称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是“千古绝调”。

    来源:《唱经堂才子书汇稿》卷三。

  3. 《史记》

    纪传体通史,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金圣叹推崇其人物刻画“笔力千钧,如见其人”。

    来源:《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序言。

  4. 《杜工部集》

    杜甫诗集,代表现实主义诗歌高峰。金圣叹评其“句句血泪,字字沉郁”,为“诗圣”正名。

    来源:《杜诗解》金圣叹评注本。

  5. 《水浒传》

    白话长篇小说,塑造草莽英雄群像。金圣叹删改七十回本并逐回批注,称其“精严如史笔”。

    来源:《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三。

  6. 《西厢记》

    爱情题材元杂剧,语言华美。金圣叹赞其“写情至文”,打破“戏曲非正统”偏见。

    来源:《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读法。


三、文学史意义与影响

金圣叹通过“六才子书”的评选与评点:


四、现代学术界定

当代学界将“六才子书”视为金圣叹文学批评体系的标志性概念,反映其“以才情论文学”的核心思想(如《庄子》的哲思才情、《水浒》的叙事才情)。这一概念虽非严格词典条目,但已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关键术语。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金圣叹”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六才子书”是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评定的六部经典著作,旨在确立文学典范。其具体内容如下:

  1. 组成与排序
    包含《庄子》(战国·庄周)、《离骚》(战国·屈原)、《史记》(西汉·司马迁)、杜甫律诗(唐·杜甫)、《水浒传》(明·施耐庵)、《西厢记》(元·王实甫)六部作品。金圣叹按文学价值将其依次排序,其中《西厢记》位列第六,故也被直接代指该剧。

  2. 评点特点
    金圣叹在评订时注重挖掘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例如借《水浒传》探讨社会矛盾,通过《西厢记》分析情感表达。不过,他仅完成了《水浒》和《西厢记》的详细评点,其余四部仅列书目。

  3. 历史意义
    这一评选打破传统经史子集的分类,将小说、戏曲提升至与经典同等的地位,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深远。例如《庄子》被赞为“哲学与文学的完美融合”,而《史记》则被称为“史家之绝唱”。

  4. 争议与补充
    部分资料(如)误将“六才子书”解释为“六种才能的人”,实为对原概念的混淆。需以金圣叹的文学评点体系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各部作品的具体评析,可查阅《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等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晻映贲帛罢士钗股超逸绝尘秤挂敕勒术驰燿除红捉緑辞官催産荡隳当制恫骇鹅酒概赅干主跪起鬼区雇佣劳动黑古隆冬黄茄晃眼贿纵翦刀草诘擿畸流洽客肌髓俊士阑入雷霆万钧两便灵狷辘轳韵论争目乱精迷牛渚矶旁引譬则前言往行巧语花言切嘱穹汉秋战稔寇三索霜候霜蓄树艺思算泰山刻石天地诛灭同进士出身同齐投梭图画文字王莹威力献侑瑕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