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擿的意思、诘擿的详细解释
诘擿的解释
查究和揭发。《旧唐书·冯盎传》:“ 盎 奴婢万餘人,所居地方二千里,勤於簿领,詰擿姦状,甚得其情。”
词语分解
- 诘的解释 诘 (詰) é 追问:反诘。盘诘。诘究。 谴责,问罪:诘责。诘让。诘难(刵 )。 诘 (詰) í 〔诘屈〕曲折。亦作“佶屈”。 〔诘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诘朝( (詰)乷 )〕早晨,亦指
- 擿的解释 擿 ī 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 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 搜索。 探。 剖开;
网络扩展解释
“诘擿”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 拼音:jié tī(部分来源标注为jié zhāi)。
- 字义拆分:
- 诘:意为查问、责问,引申为追究。
- 擿:读作“tī”时,意为揭发、揭露;读作“zhāi”时,可通“摘”,指摘取、指出。
- 综合释义:指通过查究来揭露问题或错误行为,常用于描述对不法之事的追查和检举。
2.语境用法
- 历史文献:在《旧唐书·冯盎传》中,“诘擿奸状”指查究并揭露奸邪的罪状,强调行动的实际性和结果性。
- 现代延伸:也可用于批评、指责他人的言行,尤其在揭露不当行为时带有道德评判意味。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检举、揭发、纠察。
- 反义词:包庇、隐瞒、纵容。
4.使用注意
- 该词属于书面语,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部分来源对“擿”的读音和释义存在分歧,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工具。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诘擿》
《诘擿》(jí zhā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质问和指责。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诘」和「擿」。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诘」的部首是「言」,全拼为jié,它有6个笔画。而「擿」的部首是「手」,全拼为zhāi,它有17个笔画。
来源
《诘擿》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它最早出现在《论语·公冶长》一章中,描述了孔子对公冶长的质问和指责。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质问和指责他人的行为。
繁体
《诘擿》的繁体字为「詰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诘擿」的写法可能与现在略有不同。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字形的演变上,例如笔画的顺序和书写方式。但总体上,它们仍然是由「诘」和「擿」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对政府的做法进行了诘擿。
2. 她以清晰的逻辑诘擿了他的观点。
组词
诘视、诘质、擿怒、擿动
近义词
责问、质疑、批评
反义词
称赞、肯定、赞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