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擿的意思、诘擿的详细解释
诘擿的解释
查究和揭发。《旧唐书·冯盎传》:“ 盎 奴婢万餘人,所居地方二千里,勤於簿领,詰擿姦状,甚得其情。”
词语分解
- 诘的解释 诘 (詰) é 追问:反诘。盘诘。诘究。 谴责,问罪:诘责。诘让。诘难(刵 )。 诘 (詰) í 〔诘屈〕曲折。亦作“佶屈”。 〔诘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诘朝( (詰)乷 )〕早晨,亦指
- 擿的解释 擿 ī 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 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 搜索。 探。 剖开;
专业解析
“诘擿”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本义及历史语境解析。从《汉语大词典》和《说文解字》等权威辞书考据,该词可拆解如下:
-
单字释义
- 诘(jié):本义为追问、责问。《说文解字》释为“问也”,如《周礼·天官》中“诘四方之故”,指查问事务原委。
- 擿(tī):通“剔”,意为挑剔、揭露。《汉书·赵广汉传》载“擿奸发伏”,指揭发隐秘的罪行。
-
复合词义
“诘擿”连用强调通过追问与挑剔细节以揭露真相的行为,常见于古代司法或考据文献。例如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诘擿异同”,指通过严格考辨辨析差异。
-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属生僻词范畴,多见于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考据的学术著作中。其核心语义可概括为“通过追问与辨析以揭示本质”。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 《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诘擿”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 拼音:jié tī(部分来源标注为jié zhāi)。
- 字义拆分:
- 诘:意为查问、责问,引申为追究。
- 擿:读作“tī”时,意为揭发、揭露;读作“zhāi”时,可通“摘”,指摘取、指出。
- 综合释义:指通过查究来揭露问题或错误行为,常用于描述对不法之事的追查和检举。
2.语境用法
- 历史文献:在《旧唐书·冯盎传》中,“诘擿奸状”指查究并揭露奸邪的罪状,强调行动的实际性和结果性。
- 现代延伸:也可用于批评、指责他人的言行,尤其在揭露不当行为时带有道德评判意味。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检举、揭发、纠察。
- 反义词:包庇、隐瞒、纵容。
4.使用注意
- 该词属于书面语,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部分来源对“擿”的读音和释义存在分歧,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工具。
别人正在浏览...
懊休倍道而行不倈长短歌驰币持操蹈规循矩雕散鼎府敌众我寡督工反刍动物方彩放样翻花榦宇公诚公会堂光伴骨龄宏量鸿仁化形华阳洞金浆玉醴开例剀直浪客烂云棱堡零茂罗口屡迁麻麻黑妙舌玟砧密坐内家跑差劈泻铺首噗嗵勤务热赶郎三长四短沙阜剩有石函时失手将受节檀妆亡考微权汶上鲜澄相磨小女子晓声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