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恤的意思、禀恤的詳細解釋
禀恤的解釋
見“ 稟恤 ”。
亦作“ 稟卹 ”。謂發公糧赈濟。《後漢書·郎顗傳》:“稟卹貧人,賑贍孤寡。”《周書·宣帝紀》:“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稟恤。”
詞語分解
- 禀的解釋 禀 ǐ 承受,生成的:禀性。禀賦。 指下對上報告:禀報。禀複。回禀。 筆畫數:; 部首:示; 筆順編號:
- 恤的解釋 恤 ù 對别人表同情,憐憫:恤刑(施刑慎重,不嚴刑以逼供)。體恤。 救濟:恤金。撫恤。 憂慮:恤恤(憂慮的樣子)。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禀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1.赈濟公糧的官方行為
這是更權威且廣泛認可的含義,指古代官方發放公糧以救濟貧困人群。例如:
- 《後漢書·郎顗傳》記載“稟卹貧人,賑贍孤寡”;
- 《周書·宣帝紀》提到“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稟恤”。
該用法強調政府或上級對弱勢群體的物質救助。
2.個人内心憂慮的狀态(較少見)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由“禀”(禀告)和“恤”(關懷)組成,表示向上級傾訴憂慮并尋求關懷。但這一說法缺乏古籍直接佐證,可能與現代誤用或引申有關。
補充說明
- 詞源結構:“禀”有“禀告”“承受”之意,“恤”則指“體恤”“救濟”,組合後更貼近官方赈濟行為。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描述古代社會治理措施,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其含義,優先參考權威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禀恤,這個詞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向上級報告并尋求安慰或救助。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禾字旁,右邊是心字旁。它的筆畫數為15。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古代官員向皇帝上書請求恩寵的一種方式。
《禀恤》的繁體形式為「稟恤」。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禀恤》在古代寫法中的「禀」字使用了「禺」作為上半部分的部首,下面是「示」偏旁。而「恤」字則和現代一樣。
一些例句可以是:
1. 我向上級禀恤了我們所遇到的困難。
2. 他們禀恤了皇帝的意願,盡力完成任務。
與「禀恤」相關的組詞有「禀報」「禀告」「禀請」等。近義詞可以是「奏請」「告訴」。反義詞可能是「隱瞞」「不禀告」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