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命拘禁。 宋 蘇轼 《貢院劄子·奏巡鋪鄭永崇舉覺不當乞差曉事使臣交替》:“貢院今月三日,據巡鋪官 鄭永崇 領押到進士 王太初 、 王博雅 ,稱是傳義。問得舉人,各稱被巡鋪官誣執。”
關于“領押”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領押”指接受拘留或羁押的行為,多用于古代司法場景,表示官員或執法人員對犯罪者實施拘禁。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被逮捕或限制人身自由的狀态。
二、古代用法解析
三、現代延伸用法 現可用于描述被警方拘留或司法羁押的情形,例如“犯罪嫌疑人最終領押候審”。但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
四、争議說明 部分詞典将其标注為成語,但根據宋代文獻用例及構詞特點,學界更傾向視為古代司法術語而非成語。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并參考權威曆史詞典進一步考證。
領押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頁(yè)
筆畫:13畫
領押這個詞的來源是從古代的書法發展演變而來。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領的寫法是“令”字(lìng)的替體,而押的寫法是“甲”字(jiǎ)的異體。
在繁體字中,領押的字形保留了古代漢字的特點,寫作“領押”。
在古代寫法中,領押的字形有所不同。領的本字是“令”,表示指揮、命令的意思。押的本字是“甲”,表示頭上帶甲的姿勢,引申為監視、看守的意思。
1. 假釋犯人在刑期結束前需要領押回監獄。
2. 拘留所的警察需要進行領押手續,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安全。
常見組詞:
- 領導:指引、指導、引領。
- 押金:保證金、存款、質押。
- 領地:領土、版圖、疆域。
近義詞:
- 接押:逮捕、拘留、扣押。
- 領受:接受、得到、領取。
反義詞:
- 釋放:放出、放掉、釋迦。
- 讓步:退讓、屈服、讓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