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领事裁判权的意思、领事裁判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领事裁判权的解释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或附属国攫取的一种特权,即它的侨民在当地的民事、刑事诉讼,所在国法庭无权审理,而由它派驻当地的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领事裁判权(Consular Jurisdiction)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中特定时期的司法特权制度,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机构对处于他国领土内的本国公民,依据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该制度破坏国家属地管辖原则,属于“治外法权”范畴,常见于19世纪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加于半殖民地国家。以下从定义、特征与历史背景三方面详述:

一、定义与法律性质

领事裁判权本质是司法管辖权的域外延伸。根据北京法院网权威解释:

领事裁判权是一种法外治权,即一国领事对侨居他国的本国公民行使民事、刑事司法管辖权,不受驻在国法律约束。其核心在于排除驻在国对涉外国侨民案件的司法介入,形成“独立于当地司法体系”的特权制度。

(来源:北京法院网《中国近代领事裁判权》1

二、核心特征与适用规则

综合法律史料,该制度包含分层管辖规则:

  1. 被告主义原则
    • 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侨民的诉讼,依被告国籍归属管辖:若被告为外国人,由其所属国领事法庭审理;若被告为中国人,由中国法院管辖。

      (来源:北京法院网《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8

  2. 同国籍案件专属管辖

    同一领事裁判权国侨民间的诉讼,无论民事或刑事,均由该国领事法庭独立审判,中国司法机构无权干预。

    (来源:知乎热点速递《简述领事裁判权的具体内容》7

  3. 异国籍案件协调管辖
    • 不同领事裁判权国侨民间诉讼,一般按被告国籍归属管辖;
    • 享有领事裁判权国与非享有国侨民间诉讼,前者为被告时由其领事管辖,后者为被告时归中国法院管辖。

      (来源:法律快车《什么是领事裁判权》3

三、历史背景与废除

该制度始于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后扩展至美、法等国,成为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损的标志。其法律依据源于不平等条约,如《虎门条约》规定:

“英人犯罪由英国领事依英律裁决,华人涉讼由中国官员依中律审办。”

(来源:豆丁网《近代列强领事裁判权及其废除》10

1943年,中国与英美签订新约,正式废除领事裁判权,标志着司法主权的恢复。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领事裁判权是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的司法特权,其核心内容可归纳如下:

1. 基本定义 外国侨民在中国领土内涉及民事或刑事诉讼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而由该国驻华领事依据其本国法律审判。这种制度被称为"治外法权",最早通过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确立,后经《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年)等扩展到所有列强。

2. 司法特征

3. 实质影响 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形成"国中之国"现象(、)。如英国在上海租界设立会审公廨,美国在厦门设立领事法庭,直接架空中国司法管辖权。这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4. 废除历程

5. 现代区别 当代外交豁免权基于国际法对等原则,仅限外交官且不覆盖普通公民。而领事裁判权本质是单方面司法特权,普通侨民也享有司法豁免。

注:该特权涉及《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等19个不平等条约,完整条约清单可通过、来源查看。

别人正在浏览...

哀劝白腰八路军军歌葆臧罢任编捏鄙背钞截弛隳炊火怵头丁星东门抖觫端一杜里峨弁腹地负纤付仗告地状高扇挂幌子花诏呼嘘翦径贾鬻稽弘九重阁辽塞厘捐棂床马奶酒旄纛骂座磨铅策蹇攮颡品茶平衡木全丁区区之见善哉豕窜狼逋拾弄双台水患涚齐蜀庄讼树岁调琐眇太父天空童阜兔毛外差未妨围巾武算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