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图的意思、伯图的详细解释
伯图的解释
亦作“ 伯啚 ”。称霸的雄图。伯,通“ 霸 ”。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西凉·李暠》:“ 建初 十年, 暠 以伟世之量,当 吕氏 之末,为羣雄所奉,遂起伯图。” 明 高启 《吴中逢王才随朝京使赴燕南归》诗:“伯啚已歇 昭王 死,千载无人延国士。” 明 张煌言 《张书绅与范子瞻论余十馀年来戎马劳苦孤危以诗见赠因次其韵》之二:“相业侯封非我望,伯图王业向谁论。”
词语分解
- 伯的解释 伯 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
- 图的解释 图 (圖) ú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图案。图谱。图鉴。 指地图:《亚洲略图》。图穷匕见。 画:画影图形。 计谋,计划: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 谋取,希望得到:图谋。图利。企图。
网络扩展解释
“伯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析: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称霸的雄图”,即建立霸业或王业的宏伟计划。
- 通假关系:其中“伯”通“霸”,因此“伯图”与“霸图”同义,常见于历史文献中。
2.发音与字形
- 拼音:通常读作bó tú,但部分文献中因通“霸”可能读作bà tú。
- 异体字:亦写作“伯啚”。
3.历史用例
-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提到李暠“遂起伯图”,指其凭借才能被群雄拥戴,开启霸业。
- 明代高启、张煌言的诗文中,用“伯啚已歇”“伯图王业”等表达对历史霸业兴衰的感慨。
4.近义词与语境
- 近义词:霸图、雄图、王业。
- 反义词:守成、安分(需根据语境推断)。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争霸天下的抱负,如“伯图已歇,英雄不再”。
5.补充说明
- 该词属书面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领域。
-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如、6)仅重复基本释义,未提供额外信息,需以高权威来源(-3、5)为准。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十六国春秋》或明代诗文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伯图(bó t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让我为您逐一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 伯:解释为“拆”如 “刎刊拆剖”等,“伯”字包含了木和人,木为部首,有4个笔画;
- 图:解释为“画”、“图案”等,“图”字是由目和田组成,目为部首,有8个笔画。
来源:
“伯图”这个词语的来源并不是很清晰,所以很难给出确切的解释。但可以根据字义进行猜测,由木和目组合而成,可能与绘画或设计相关。
繁体:
在繁体字中,“伯图”这个词语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伯”和“图”字的形状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但基本的构成和含义应该是一致的。
例句:
1. 他是一位伯图大师,擅长绘制精美的图案。
2. 请你为这个项目设计一幅伯图,在会议上展示给大家。
组词:
与“伯图”相关的组词可以有很多,这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使用场景。例如:“图画”、“图案”、“伯图艺术”等。
近义词:
与“伯图”相近义的词语可能有“绘画”、“设计”、“图像”等。
反义词:
“伯图”这个词语的反义词很难具体确定,因为它本身没有直接的对立词。但是,如果理解为“拆分”的意思,那么与之相对的反义词可以是“组合”或“整合”。
希望以上解释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