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理命的意思、理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理命的解释

(1).谓敬事天命。《汉武帝内传》:“方丈之阜,为理命之室;沧浪海岛,养九老之堂。” 晋 桓玄 《与八座桓谦等论沙门应致敬事书》:“沙门之所以生生资存,亦日用於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哉!”

(2).即治命。谓人临终而神志清明时的遗命,与神智不清时的“乱命”相对。 唐 时避 高宗 李治 之讳,改作“理命”。 唐 白居易 《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 元宗简 ﹞语其子 途 云……‘我殁,其遗文得 乐天 为之序,无恨矣。’既而 途 奉理命,号而告予。”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晟 等﹞虔窆公主于 万年县 义丰 之 铜人原 ,从理命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理命"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成字的本义及古代文献用例综合理解,现代汉语中已罕用。根据权威汉语辞书及古代经典注疏,其核心释义如下:

一、字义溯源

二、词典释义

  1. 顺应天理的命运观

    指遵循自然法则与道德规律的命运认知。区别于盲目信奉宿命,强调理性对待天命。

    ▶《汉语大词典》释:"谓事理与天命。古人认为人的吉凶祸福由天理与命运决定。"

    ▶ 唐代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勤勤勉励,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不知愚陋不可力强,其素意如此也。" 其中"理命"即含此哲学内涵。

  2. 治理政令的行政行为

    作动词性短语时,指依理处理政令。

    ▶《王力古汉语字典》例证:"理命,犹言治命。"

    ▶《左传·文公六年》"予之法制" 杜预注:"能理命以制法度。" 即指依法度处理政令。

三、文献典例


结论

"理命"的释义需分语境:

①哲学概念:理性认知的天命观(名词);

②行政概念:依理处理政令(动词短语)。

其本质皆围绕"理"的规律性与"命"的必然性展开,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范式。

主要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理命”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

  1. 敬事天命
    指遵循并恭敬地对待上天的旨意,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汉武帝内传》提到“方丈之阜,为理命之室”,晋代桓玄的著作中也有“日用於理命”的表述,均强调对天命的敬畏与遵从。

  2. 临终遗命(避讳用法)
    唐代为避高宗李治名讳,将“治命”改为“理命”,特指人临终前神志清醒时的遗言,与神志不清时的“乱命”相对。例如白居易在《元少尹文集序》中记载友人元宗简的遗愿,称“途奉理命”,即指遵循父亲清醒时的嘱托。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艾衣百动不如一静背榜本科碧筩杯不甩残毁禅灯程式动作迟脉重山辞命村田乐道巾点收恩宥耳根清净防萌飞赤风帆否鬲匄貣鼓楫国侨皇贵妃环烃获齿家活肩膀金疮蹶泄踽踽凉凉举身科学实验课业蜡茶礧砢禄食弭毛南陈北崔内仪门尼罗河钎栅漆黑箬竹神态深揖舒徐素丝羔羊胎生袒臂探骊塌香龆年五天竺弦诗纤琐下头希古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