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踽踽凉凉 ”。1.落落寡合貌;狷介貌。《孟子·尽心下》:“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 明 沉自徵 《鞭歌妓》:“岸上一人,衣衫襤褸,状貌奇伟,踽踽凉凉,自言自语,煞是可怪。”《三侠五义》第一回:“从此 秦凤 踽踽凉凉,悽悽惨惨。”亦省作“ 踽凉 ”。 明 汤显祖 《答岳石帆书》:“独狷者踽凉,假道学亦踽踽凉凉。”
(2).独行貌。 沙汀 《困兽记》二七:“ 孟瑜 一直没有张声。而且,当 田畴 踽踽凉凉从她面前走过的时候,她还充满恨意的叹口气,回避开脸。”
见“ 踽踽凉凉 ”。
“踽踽凉凉”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形容人孤独无依、冷清寂寞的状态,也可指性格孤僻、不合群的样子。该词由叠词“踽踽”和“凉凉”组成,前者强调独行时的孤单,后者突出心境上的凄凉。
二、出处与背景
源自《孟子·尽心下》:“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孟子通过此句探讨处世态度,原指因坚持原则而显得不合群的状态。
三、用法与特点
四、示例与延伸
现代文学中,沙汀在《困兽记》中写道:“当田畴踽踽凉凉从她面前走过时,她还充满恨意地叹口气。”,生动刻画了人物孤寂的形象。
发音提示:拼音为jǔ jǔ liáng liáng,注意“踽”为第三声,“凉”为第二声。
《踽踽凉凉》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孑然一身,独自凄凉无依。
《踽踽凉凉》这个成语的部首是足,共有12个笔画。
《踽踽凉凉》最早出现在明代徐渭的《全代词话》中。成语中的“踽踽”意为孤零零,无依无靠;“凉凉”意为凄凉、寂寞。
繁体字为「踽踽涼涼」。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踽踽的写法为「居﹝巨﹞足﹝止﹞」,凉凉的写法为「居﹝頁﹞足﹝止﹞」。
他一个人坐在冷清的咖啡店里,踽踽凉凉地喝着咖啡。
踽踽悲凉、凄凉踽踽、孑然一身、寂寥无依
孤独无助、孤苦伶仃、茕茕孑立
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共同前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