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恨的意思、离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恨的解释

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南朝 梁 吴均 《陌上桑》诗:“故人寧知此,离恨煎人肠。” 南唐 李煜 《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把这一腔离恨,哭个痛快。” ********* 《送别幼衡》诗:“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恨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学意蕴的复合词,由“离”与“恨”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因离别而产生的深切遗憾、哀怨或愁苦之情。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离(lí)

    本义为“分开”“背离”。《说文解字》释为“离,黄仓庚也”,后引申指空间或情感上的分离。在“离恨”中强调离别、分隔的状态。

  2. 恨(hèn)

    古义较现代更广,既含“怨恨”,亦指遗憾、悔憾。《说文解字》注“恨,怨也”,但在诗词中多表因无法如愿而生的深沉愁绪(如“长恨”)。此处侧重因离别滋生的痛苦与无奈。


二、词典释义

根据权威辞书界定:


三、文学意蕴与文化内涵

“离恨”在诗词中常承载三重意境:

  1. 时空阻隔之痛

    如晏殊《玉楼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2. 人生无常之叹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以物喻离恨的永恒性。

  3. 情感升华的符号

    《红楼梦》第五回“离恨天”象征宿命般的遗憾,成为文学母题。


四、常见搭配与用法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3.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4. 曹雪芹. 《红楼梦》[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网络扩展解释

“离恨”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因离别而产生的愁苦或怨恨情绪,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感。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定义

“离恨”指因别离而引发的愁苦与遗憾,常见于诗词中,用以形容难以释怀的离别之情。例如李煜《清平乐》中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春草比喻离恨的绵延不绝。

二、词性与用法

三、文学引证

  1. 南朝梁吴均《陌上桑》:“故人寧知此,离恨煎人肠”(),强调离别的煎熬。
  2. 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离恨空随江水长”(),以江水喻离恨的悠长。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延伸解析

“恨”在此非指“仇恨”,而是遗憾、怅惘,如“悔恨”“抱恨”中的用法()。因此,“离恨”更侧重因分离产生的无奈与感伤,而非敌对情绪。

若需更多诗词例证,中引用的《清平乐》《陌上桑》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阿本郎白云鹏抱拙悲恫鳖泠餐氊苏草制搀兑廛税差勇驰景持丧臭名远扬棰杖迭等鼎跃动微风标凤凰衣公刘公移骨膜沽誉还率汗出浃背豪锐皓首候车皇驾徽繣积兵积泊击鉢催诗金钩子酒市开帐亏杀滥侈掠袭醴醆卵清罗峙木椌槃委破理怯怯清靖清俐起起趋光性柔穉篛笠商贩圣治送别晚安五出无清头仙仗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