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勘察和采矿的工程技术人员。 清 马建忠 《富民说》:“歷请矿师为之勘验,则金脉纷披,绵亘起伏於诸山之脊,长至六七十里而无有间断。”《文明小史》第二回:“那些实心为国的督抚,懂得这个道理,一个个都派了委员到 东洋 考察农务,又从外洋聘到几位有名的矿师,分赴各府州县察看矿苗,以便招人开採。”
“矿师”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矿师(拼音:kuàng shī)指从事矿产勘察和开采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在近代中国工业化初期,这一角色常与矿业开发相关。该词多见于清代至民国文献,例如《文明小史》提到聘请外国矿师勘探矿产,反映出当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
技术职责
矿师需具备辨识矿脉、分析矿石成分、指导开采等技能。如清代胡恩燮曾聘请英国矿师巴尔勘探徐州铜山煤矿,发现当地矿藏丰富;西方矿师则通过观察山色、石纹、植被等判断矿苗分布。
历史作用
在洋务运动时期,矿师被视为推动工业化的关键力量。清政府常聘请外国专家(如英国、德国矿师)协助开发矿产,以提高开采效率和技术水平。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矿师”引申为“经验丰富的行业导师”,比喻在特定领域具有深厚资历的人。例如:“他是业内公认的矿师,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但这种用法相对少见,更多保留在历史语境中。
层面 | 说明 |
---|---|
核心含义 | 矿产勘察与开采的专业技术人员(历史职业) |
延伸含义 | 比喻某领域的资深专家(现代少用) |
应用场景 | 历史文献、矿业发展史、技术传承类语境 |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清代《富民说》或近代矿业史资料。
《矿师》这个词指的是在矿山从事工作的职业人员,通常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知识和矿山开采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负责矿区的勘探、开采、管理以及矿石的处理和加工。
《矿师》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矿(矢字旁),根据五笔输入法的拆分规则,它的拆分笔画数为10画。
《矿师》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古代,矿山中从事开采工作的技术专家被称为“矿师”。该词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尔雅》中有记载。在繁体字中,矿师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矿师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是“鑛師”,其中的“鑛”是指矿石、矿产的意思,它的字形由“金”和“広”组成。
1. 矿师通过科学技术和丰富经验,有效地开采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2. 这位矿师在矿区工作了二十年,成为了一名行业专家。
矿工、矿业、矿井、矿石、矿区、矿场等。
矿务员、矿业专家、矿业工程师等。
矿工人员、采矿工人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