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的意思、李法的详细解释
李法的解释
(1).上古关于征伐刑戮之事的书。李,通“ 理 ”。《汉书·胡建传》:“《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谓姦人,姦人者杀。’” 颜师古 注:“李者,法官之号也。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故称其书曰《李法》。”
(2).泛指法律。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申李法,定约束,其事固专为致用,非执权者,又莫能行也。”
词语分解
- 李的解释 李 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
- 法的解释 法 ǎ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
专业解析
李法,又称《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由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约前455年-前395年)主持编纂。其详细解释如下:
-
基本定义与性质
李法特指李悝所制定的《法经》。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体系相对完整、以刑法为主的成文法典,标志着中国成文法时代的开端。其核心在于“法治”,主张以公开、明确的法律条文治理国家,取代“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传统。(来源:《汉语大词典》,“李法”词条释义;《晋书·刑法志》)
-
主要内容与结构
《法经》共分六篇:
- 《盗法》:惩治侵犯财产(如盗窃、抢劫)的犯罪行为。
- 《贼法》:惩治危害人身安全和社会秩序(如杀人、伤害、叛乱)的犯罪行为。
- 《囚法》(或《网法》):关于审判、断狱和囚禁的法律规定。
- 《捕法》:关于追捕罪犯的法律规定。
- 《杂法》:惩治其他较轻犯罪(如赌博、欺诈、越城、淫乱等)的法律规定。
- 《具法》:相当于现代刑法的“总则”部分,规定定罪量刑的一般原则(如根据不同情节加减刑罚)。(来源:桓谭《新论》(佚文,转引自《晋书·刑法志》等);《唐律疏议》序言)
-
历史背景与目的
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李悝变法”),《法经》是其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
- 富国强兵:通过法律保障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打击旧贵族特权,发展农业生产(如推行“尽地力之教”),增强国家实力。
- 维护秩序:建立统一、明确的法律标准,限制贵族擅断,稳定社会秩序。
- 确立法治:将法家“以法治国”、“刑无等级”的思想制度化、法律化。(来源:《汉书·食货志》;《中国法律思想史》相关论述)
-
历史地位与影响
- 奠基之作:李法(《法经》)是中国成文法典的源头,其体例和内容为后世法典(如秦律、汉《九章律》、唐律直至明清律)所继承和发展,影响深远。
- 法家思想实践:它是法家思想首次大规模、系统性地应用于国家治理实践的成功范例。
- “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奠定了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即刑法是主体,其他部门法(如诉讼法、行政法)的内容也包含在刑法典中。(来源:《中国法制史》教材;《唐律疏议》序言追述)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权威语文工具书):提供“李法”词条的基本释义,指明其即李悝《法经》。[可查阅在线版或纸质版]
- 《晋书·卷三十·刑法志》(正史文献):记载了《法经》的编纂者、篇目名称及其对后世法律的影响。 (可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在线古籍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 )
- 《唐律疏议·名例律》序言(传世法典):追述了以《法经》为源头的中国法典发展脉络。 (可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或法律出版社点校本)
- 《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正史文献):记载了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包括相关法律措施)的背景和内容。 (可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在线古籍数据库)
- 《中国法制史》(教材/专著):系统阐述《法经》的内容、结构、历史背景、思想基础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 (可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权威教材)
网络扩展解释
“李法”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法律意义的古代词汇,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本源
-
上古刑戮之书
“李法”最初指上古时期关于征伐、刑戮等事务的典籍。“李”通“理”,即治理、裁决之意,体现古代对司法和军事的规范。例如《汉书·胡建传》引用《黄帝李法》强调对“奸人”的严惩,反映其法律权威性。
-
法律泛称
后世逐渐扩展为泛指法律,如近代学者章炳麟在《代议然否论》中以“申李法”代指法律约束。
二、历史与文献
- 考古发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中,《李法》是其中一篇,为研究战国时期齐国法律制度提供了重要史料。
- 功能定位:颜师古注《汉书》时指出,“李法”由“法官”执掌,涵盖军事刑罚与日常司法,体现古代军政合一的治理特点。
三、应用示例
现代语境中,“李法”多用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引用。例如山东省纪委书记李法泉的姓名可能隐含家族对法律传统的重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书》《银雀山汉简》等原始文献,或查阅考古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靉靅白战报警鞭影禀赴蔀落衣成本成光澄旻鸱枭虫虺大风篇祷辞电视卫星房幄浮鸥凫鸭甘棠之爱格检根子工程塑料官联瞽旷汉圣假揑角钢靖享金鸡宝帐酒歌拘耆课卷空崖狂僭灵津龙阳之兴没方寸内入行长抢火千头木奴青角岖嵠容观戎夷鋭笔三小子三足鳖瑟歌善绻山事黍荐套式铜砚头拨王刘委密温牀诬谩下架小角鰕须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