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容观的意思、容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容观的解释

(1).容貌仪表。《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 陈澔 集说:“容观,容貌仪观也。”《三国志·蜀志·刘封传》:“﹝ 孟达 ﹞率所领降 魏 。 魏文帝 善 达 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南史·韦粲传》:“ 粲 字 长倩 ,少有父风,好学仗气,身长八尺,容观甚伟。” 宋 司马光 《进士吴君墓志铭》:“於是时,君年尚未冠,为人长大,有容观,论议慷慨,读书属文,材敏过人。”

(2).犹美观。 章炳麟 《原变》:“琮之八隅,古之矛与戟也。及玉,不足以刃人,而仅存其璏珌以为容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容观"是由"容"与"观"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内涵。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两个维度:

一、仪容体态层面 《说文解字》释"容"为"盛也",段玉裁注"今字作容",本义指容纳,引申为仪容姿态。《礼记·玉藻》载"君子之容舒迟",孔颖达疏解为"容貌须闲雅"。此义项下的"容观"多用于描述庄重得体的仪表仪态,如《后汉书·列女传》中"容观甚丽"的表述,即指容貌体态端庄秀美。

二、观察认知层面 《尔雅·释诂》解"观"为"示也",郭璞注"观谓瞻视"。在此维度,"容观"强调以包容态度进行客观观察,《庄子·秋水》"以道观之"的哲学思想可作参证。清代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提出的"平心体会经文"的治学态度,正契合"容观"所蕴含的客观包容之观察方法。

该词的古今演变脉络清晰:先秦典籍侧重体态描述,汉魏文献保留本义的同时渐生认知维度,至宋明理学时期,"虚心观理"(朱熹《朱子语类》)等表述使认知义项获得哲学升华。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学术语境,特指客观包容的研究态度。

网络扩展解释

“容观”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主要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一、古籍中的传统含义(常见解释)

  1. 容貌仪表
    指人的外貌、仪态和气质。例如:

    • 《礼记·玉藻》提到“习容观玉声”,陈澔注释为“容貌仪观”。
    • 《三国志》记载魏文帝欣赏孟达的“姿才容观”,《南史》描述韦粲“容观甚伟”。
  2. 美观
    章炳麟在《原变》中以玉器为例,提到“璏珌以为容观”,指器物外形的美观性。

二、现代扩展含义(较少见)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宽容的心胸与开阔的视野,强调包容不同观点与宏观视角。

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三国志》等古籍原文,或对比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谀顺旨不服捗攎草案墋黩撑场面存单村戍蹈赴汤火颠逸鹅笼书生泛祭蕃庑梵像凤皇儿覆压干粪阁员功力工业美术管库规诲横敌火烧眉毛家鸡野鹜精诚所至绢幅亢炎酷累库庾嫽妙犁舌狱鹿藿緑沉懵劲儿冥器难胞怒颊骈四俪六前儿个青茭轻举远游秋程全托上纲上线绳榘时暑顺弟顺情説不响腾拿天愁地惨腆腼通窍童贞同舟共命望尘奔北往世五帝坐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