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的意思、利害的详细解释
利害的解释
(1) [fierce;terrible]∶凶恶;猛烈
那条狗真利害
(2) [devastating]∶棘手,不好支应
这一手利害
详细解释
(1).利益与损害。《易·繫辞下》:“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韩康伯 注:“情以感物则得利,伪以感物则致害也。”《史记·龟策列传》:“先知利害,察於祸福。”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容到彼亲看利害,方敢奏陈。” 康濯 《东方红》第十二章三:“由于工程不小,人手有限, 旱龙台 附近几个跟护堤有利害关系的村子又来了一批壮劳力。”
(2).指形势的便利与险要。《韩非子·初见秦》:“ 秦 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
(3).厉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往常也曾不快,将息便可,不似这一场清减得十分利害。”《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玉姐 素知虔婆利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此刻我的水不过泼在他轿子上,并没有泼湿他的身,他便把我打得这么利害!” *********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四:“他们对于庇护传统思想的有产有权阶级,攻击得尤其利害。”
词语分解
- 利的解释 利 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刀口快,针尖锐,与
- 害的解释 害 à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发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杀死:杀害
网络扩展解释
“利害”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名词(lì hài):指利益与损害
-
基本义:表示事物或行为带来的益处与危害,强调正反两面的影响。
- 例:“利害攸关”(指与利益损害密切相关)。
- 来源:《易经》中“情伪相感而利害生”,韩康伯注解为“情以感物则得利,伪以感物则致害”。
-
引申义:可指形势的便利与险要,多见于古代文献。
二、形容词(lì hai,同“厉害”):表示剧烈、严重或难以对付
- 词义:形容程度深、猛烈或事物棘手。
- 例:“心跳得利害”“这条狗很利害”(强调凶猛或难以应对)。
- 注意:现代汉语中该义项多写作“厉害”,而“利害”作为形容词的用法已较少见,可能出现在方言或特定语境中。
三、使用区分
- “利害”作名词时:强调利益与损害的辩证关系,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如“权衡利害”)。
- “厉害”作形容词时:更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口语中更常用(如“病得很厉害”)。
需根据读音和上下文判断词义。名词读“lì hài”,形容词读“lì hai”(现多用“厉害”)。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利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利害”一词是汉字词汇,用来形容一个问题、一个情况或者一个人的利益和损害。它既可以指一个人或团体的个人利益,也可以指整个社会的利益。通过该词,可以表达对于某种情况的经济利益、生活利益,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危害等方面的考量。它与“得失”、“利弊”这些词的意思相近。
拆分部首和笔画:
《利害》这个词由两个部首构成,左边是“禾”(hé)部,右边是“又”(yòu)部。
- “禾”部的笔画数为5;
- “又”部的笔画数为2。
来源和繁体:
《利害》是汉字,据考证,它最早出现在《汉字源流字典》一书中。该书为国内汉字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在繁体字中,用於代替《利害》的词汇是「利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利害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上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种写法多见于古代文献以及传统书法作品中,包括篆、隶、楷等字体风格。
例句:
1. 他在谈判中掌握了利害关系,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2. 在制定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利害得失,以确保最大程度的社会效益。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利益、利害关系、利益冲突、利益相关者、利害得失。
近义词:得失、利弊、利与弊、利害关系。
反义词:和谐、和顺、共赢、利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