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烈考的意思、烈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烈考的解释

显赫的亡父。《诗·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毛 传:“烈考, 武王 也。” 郑玄 笺:“烈,光也。”后多用为对亡父的美称。 唐 韩愈 《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烈考 文诲 , 天寳 中实为平卢衙前兵马使。”《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烈考 国昌 ,本名 赤心 , 唐 朔州 刺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表答用先世语》:“ 文正 范公 《岳阳楼记》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后 东坡 行 忠宣公 辞免批答,径用此语云:‘吾闻之乃烈考曰:君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烈考"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敬称,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显赫的先父",专用于对已故父亲的尊称。该词由"烈"与"考"二字构成复合语义:"烈"取《说文解字》"火猛也"的本义,引申为光明、功业显赫之意;"考"在《尔雅·释亲》中明确记载"父为考",特指亡父。

从构词法分析,该词属于偏正结构复合词,"烈"作为形容词性语素修饰中心语素"考",整体形成对先父品德的赞美式称谓。其使用场景多见于祭文、墓志铭等庄重文体,如《诗经·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的记载,体现了周代宗法制度下对先祖的崇敬。

在语义演变方面,该词经历了从特指到泛化的过程。东汉郑玄在《毛诗笺》中注释"烈考谓文王也",说明最初专用于王室先祖,后经词义扩大,明清时期逐渐应用于士大夫阶层的家族祭祀文书。现代汉语中虽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礼制文献时仍属重要词汇。

权威考证可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对《诗经》的注疏,及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学术研究方面,王力《古代汉语》教材第二册"古代文化常识"章节对此类亲属称谓有系统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烈考”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烈考”指显赫的亡父,是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烈”意为光明、显赫,“考”在古汉语中特指亡父。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对先父的尊称,带有追思与敬重之意。

  2. 出处与经典用例
    源自《诗经·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汉代毛亨注解为“烈考,武王也”,郑玄进一步解释“烈”为“光”,即彰显功德的含义。后世如唐代韩愈在碑文中称“烈考文诲”,《旧五代史》提及“烈考国昌”,均延续了这一用法。

  3. 用法演变
    最初专指周武王,后泛化为对亡父的尊称,尤其用于碑文、史书等正式场合,强调先辈的功绩与德行。

  4. 注意其他解释
    现代网络偶见将“烈考”误释为“严格的考试”(如),但此说法缺乏文献依据,可能是字形或语境混淆导致的误解,需结合权威资料辨析。

“烈考”属古汉语敬称,需结合上下文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注疏及唐宋文献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不露声色捕诛草头天子晨霞楚媪翠采断骨丰节附语公司债券广崇寒邸黑分花础教驯搅阵洁冷齎米金枢九陔酒盌季子开目客曹肯恼空心汤圆匡谷酪苍头涝灾泪眼汪汪敛籴两部鼓吹笼箧龙蛇飞动碌碌公满期梅词排气污染蟠满疲獘堡坞前哲青雕邛节上衮説不去丝竹管弦酸甜苦辣贴铺头鱼宴土帝驼骆纹木憸愎贤妃饷馈献纳先神祇斜溜谐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