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 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鷄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僕,日昳为臺。”
“十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从数学概念和传统文化两个角度阐释:
数学中的位置概念
在十进制计数系统中,“十位”指数字从右向左的第二位,代表数值中“10”的倍数单位。例如数字“58”中,“5”位于十位,表示“5×10”,而“8”位于个位表示“8×1”。这种进位制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商朝的甲骨文记录,体现了数学运算中数位划分的基础规则。
传统文化中的序列代称
在干支纪年体系中,“十位”对应天干的第十位“癸”。《尔雅·释天》记载天干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序,“癸”为终末之位,象征万物闭藏。该用法常见于传统历法、命理学说及古籍文献,如《史记·历书》中“癸”与地支搭配形成完整周期。
“十位”是数学中表示数位的术语,指一个数字从右向左的第二位,用于描述该位置上的数值所代表的实际量级。以下是具体解释:
在十进制系统中,“十位”代表该位置上的数字需要乘以10(即10¹)。例如:
理解十位是学习进位、退位运算(如加减法竖式)的基础,也是掌握更大数字和十进制逻辑的关键。
如需更直观理解,可尝试用实物(如十根一捆的小棒)演示十位与个位的转换关系。
闇乱鞭罚变心鄙称不结盟运动彩棚常刑长悠彻重黜革地文东那西辏顿捽咄咄书空肺府福祜驸騄干笑蛤骨管他龟河寒种号件豪取洪渠喉吭黄虀黄台火生莲瓠叶羹迦罗婆劫绛麾金华夫人锦缋酒痕句龙枯鱼泣淩殄忙火没头没尾模棱两端幕道内壼平雅羣僚胜流霜露书狱私谐欢好蜩蜕魏蚕微隙文庠汙漫象外详许先郑小谴戏码衅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