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 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鷄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僕,日昳为臺。”
“十位”是数学中表示数位的术语,指一个数字从右向左的第二位,用于描述该位置上的数值所代表的实际量级。以下是具体解释:
在十进制系统中,“十位”代表该位置上的数字需要乘以10(即10¹)。例如:
理解十位是学习进位、退位运算(如加减法竖式)的基础,也是掌握更大数字和十进制逻辑的关键。
如需更直观理解,可尝试用实物(如十根一捆的小棒)演示十位与个位的转换关系。
《十位》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数字当中的十,代表了十位数中的位置。在数字中,十位通常表示一个整十的数量。
《十位》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一,它的总笔画数是四。
《十位》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它的繁体形式是「拾位」。
在古代,「十位」这个词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究竟如何写,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书法风格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使用《十位》的例句:
1. 这个数字的十位是1。
2.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在十位上进位。
3. 请将这个数字的十位和个位对调一下。
与《十位》相关的组词有:
1. 十位数
2. 十位数值
3. 十位数位
《十位》的近义词包括:
1. 十的位置
2. 数字中的十
3. 十个单位
《十位》的反义词是个位,它指的是数字的个位数位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