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薄的意思、漓薄的详细解释
漓薄的解释
(1).谓酒不浓。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六:“今人名醖之漓薄者为鲁酒。”
(2).浮薄。 明 方孝孺 《答俞景文书》:“且世之风俗漓薄,视今之文未论其工拙,先舒纸尾,览官位爵秩,故求文章者必於穹位隆爵之人。”
词语分解
- 漓的解释 漓 (灕) í 〔漓江〕水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亦称“漓水”。 (灕)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薄的解释 薄 á 厚度小的:薄片。薄饼。 冷淡,不热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肥浓厚深 薄 ó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轻微,少:薄礼。薄产
专业解析
漓薄(lí bó)是汉语中一个形容事物质地、浓度或情感状态稀薄、淡薄的复合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与现代书面语。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解析其含义及用法:
一、单字溯源与核心释义
- 漓
《汉语大词典》释“漓”为“水渗流貌”,引申指“淡薄、不浓厚”,如“漓酒”即淡酒。
- 薄
《说文解字》注“薄”为“林薄也”,本义指草木丛生处,后衍生“轻微、稀淡”之义,如“薄酒”“薄情”。
复合义:二字叠加强调“浓度低、质地稀、情感浅淡”,如《本草纲目》载“其味漓薄”,形容酒味寡淡。
二、古籍用例与语境分析
- 形容物质稀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雨水味淡,其性漓薄。”
指雨水质地轻浮,缺乏厚重感(来源:《中华经典古籍库》)。
- 指风俗或情感淡薄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世教漓薄,士风萎靡。”
批判社会教化衰微,文人风气颓废(来源:《国学大师》典籍数据库)。
三、近义词辨析
- 稀薄:多指气体、液体浓度低(如空气稀薄),侧重物理属性。
- 淡薄:可指味道、颜色、感情(如印象淡薄),适用范围更广。
- 漓薄:更具书面色彩,强调“因稀释或衰微而失去本质”,含贬义倾向。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 《中华经典古籍库》(专业古籍数字化平台)
- 《国学大师》典籍数据库(聚合多部经典文献)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为权威出版物及专业数据库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漓薄”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形容贫穷或贫乏
- 基本含义:指物质上的匮乏或生活贫困的状态。其中“漓”引申为稀少、不足,“薄”表示薄弱、不厚实,两者结合强调资源或条件的欠缺。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经济状况或物质条件不足,例如:“家道漓薄,生计艰难”。
2.指酒味淡薄
- 引申含义: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酒浓度低、味道不醇厚。例如明代陈霆在《两山墨谈》中提到“漓薄者为鲁酒”,即用“漓薄”指代淡酒。
3.形容社会风气浮薄
- 抽象用法:明代方孝孺在《答俞景文书》中用“风俗漓薄”批评社会风气的浅薄浮躁,强调功利化倾向。
补充说明
-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 注意区分:避免与“淡薄”(多指情感或记忆)混淆,二者侧重点不同。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避色驳龙操纵长火唱喏逞刑吹刷唇辅相连从良蛋子东岱翻阅丰烈伏利革风狗官匦匣红铺怀梦草活受将伯艰子佳气金堤惊佩扣户廉考买直忙怯怯门閲描龙刺凤闹扬气炮熬启封勤辱奇中畎畆区阳人经如石投水桑实深渺守圄素诚燧人氏泰液陶鍊条诘痛坐头炉香頽惰瓦瓯为人问卦雾会物宜贤守宪委下水道西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