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撩蹶子的意思、撩蹶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撩蹶子的解释

骡马跳起来用后蹄向后踢。《荡寇志》第七七回:“这匹枣騮马,只管撩蹶子,想是肚带太扣得紧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撩蹶子是汉语中的一个方言词汇,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其核心含义指骡、马等牲畜突然向后踢腿的动作。该词常引申为形容人因不满而突然发脾气、甩手不干或故意作对的行为,带有较强的情绪化和突发性色彩。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指牲畜(如马、驴)用后腿猛力向后踢蹬的动作。例如:“那匹马突然撩蹶子,差点踢到路人。”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3卷,第4212页。

  2. 引申义:比喻人因情绪激动或不满而突然反抗、撂挑子。例如:“他听说要加班,当场就撩蹶子不干了。”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11年),第287页。

二、方言用例与语境

在北方方言中,“撩蹶子”多用于口语,强调行为的突然性和对抗性。例如:

三、相关俗语与延伸

该词常与“尥蹶子”混用(“尥”为“撩”的异写),但语义一致。民间谚语如“马撩蹶子牛顶角,各有各的脾气”生动体现了其引申含义。

来源:《中国谚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802页。

权威性说明

以上释义综合了语言学工具书及方言研究著作的记载,符合汉语词汇解释的学术规范。需注意该词属地域性词汇,现代标准汉语中更常用“尥蹶子”或“发脾气”等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撩蹶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骡、马等牲畜跳起后用后蹄向后踢的动作。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词典中均有记载,如《荡寇志》第七七回提到:“这匹枣騮马,只管撩蹶子,想是肚带太扣得紧了。”。

  2. 发音与词性
    读音为liáo jué zǐ(部分方言可能读作 liāo juézi),通常作动词使用,描述动物的行为。


二、引申含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提到其作为成语的比喻义,表示“故意挑拨他人矛盾或争斗以达到个人目的”。但这一用法在其他权威来源中较少出现,可能属于方言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扒杆便宴标秀别财异居睥睨弛玩腠会端粹独立国伏地钩连诡驳回处士晦雺护手奸訴角戾交蚀击鉢阶牒寄鲊凯旋馈孰肋骨六经刘易斯蝼螲轮翮轮蹄露桡屡空门牡潘髩鹏溟片席慓鸷披瞽泉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柔抚软禁如火如荼瑞采丧门星三回九转商彝夏鼎善宦水漂儿属郡松下尘笋箨俗馔太原天篰推恩削藩颓浪拖麻拽布违迕懈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