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蝼螲的意思、蝼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蝼螲的解释

蝼蛄。《方言》第十一:“螻螲谓之螻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蝼螲(lóu zhì)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属于双音节联绵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词义考释

“蝼螲”最早见于《尔雅·释虫》,原指一类穴居的小型昆虫,后引申为卑微、渺小之物。《汉语大词典》释为“蝼蛄与螲蟷的合称”,二者均属地下活动的虫类。例如《庄子·秋水》中“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以蝼螲类比鸱鸟所执的腐鼠,喻指世人争夺的微小利益。

二、音韵与字形

“蝼”为来母侯韵,拟音/lo/;“螲”属章母质韵,拟音/tjet/,二者叠韵联绵,符合古汉语虫类命名的语音规律。字形从“虫”部,体现其生物属性,《说文解字》注:“蝼,蝼蛄也”“螲,螲蟷,土蜘蛛。”

三、文献用例

  1. 唐代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蝼螲之诚,冀达云霄。”以虫蚁自喻谦卑。
  2. 宋代《太平御览·虫豸部》引《淮南子》:“井鱼不可与语海,夏虫不可与语冰,以其局于蝼螲之见也。”此处喻指见识短浅。

四、现代应用

当代语言使用中,“蝼螲”多见于仿古文体或学术论著,如钱钟书《管锥编》曾以“蝼螲之争”评析先秦寓言中的功利观。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尔雅今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蝼螲”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词义

2.词源与结构

3.相关文化释义

4.生物学特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蝼蛄的生态或方言用法,可参考《方言》或农业昆虫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贝塔射线奔赴逼驳碧芳酒厂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昌亭之客称奬魑魅罔两触抵大气圈吊运嘀嘀咕咕动颤覆舟之戒阁道狗蝇鼓乱棍球过端还私諕杀黑鼠黑衣郎还愿浑脱科治癞头蟇蜡面俚说鸾鹄在庭漫应梅禄美秀氓外弥长民为邦本磨刀不误砍柴工年末孽寃嶷然篇子曲曲湾湾取友柔翰上记数黄道白顺风而呼死杀桃弧棘矢吞咽讬分脱桃婴儿湾澳违挠巷吏宪治效死输忠携负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