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燎火的意思、燎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燎火的解释

(1).延烧着的火。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其焚之自息也。”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拯横浦於 碣石 ,扑燎火於 崑岑 。” 唐 杜牧 《赖师贞除怀州长史等制》:“湖外饥人相聚为寇,荡覆乡县,势如燎火。”

(2).篝火。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远望湖边上一片大大小小炙肉的燎火。”

火炬。《汉书·叙传下》:“炎炎燎火,亦允不阳。”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燎火宵烬,铭旌晓翻。” 宋 陆游 《壬子除夕》诗:“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燎火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基础释义

  1. 本义

    指燃烧的火或火焰,特指野外燃烧的烈火。例如《诗经·小雅·正月》中“燎之方扬,宁或灭之?”的“燎”即指大火燃烧之势 。

  2. 引申义

    作动词时表示“点燃”“焚烧”,如《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夫灶,一人燎焉,则后人无从见矣。” 。

二、引证与典籍用例

  1. 古代文献
    • 《诗经·小雅·正月》:“燎之方扬,宁或灭之?”(大火正炽,谁能扑灭?) 。
    • 《后汉书·皇甫嵩传》引“燎火”喻战乱:“今贼燔燎火以震耀,驱走兽以为援。” 。
  2. 现代用法

    保留“燎原之火”等固定搭配,比喻迅猛发展的态势,如“革命之势若燎原之火” 。

三、文化象征

  1. 祭祀意义

    古代“燎祭”指焚柴祭天,《周礼·春官》载:“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焚烧柴薪以达天听) 。

  2. 哲学隐喻

    《庄子·外物》以“火与日,吾囤也”暗喻欲望如燎火难遏,警示过度放纵之害 。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燎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综合多个权威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1. 延烧着的火
    指正在燃烧且蔓延的火势,常用于形容火势扩散的状态。例如:

    • 晋代葛洪《抱朴子·审举》提到“燎火及室”,比喻火势蔓延到房屋的情景。
    • 唐代杜牧用“势如燎火”描述叛乱的迅速扩散,体现其比喻性用法。
  2. 篝火
    指用于照明、取暖或聚集的燃烧火堆。例如:

    • 现代语境中可指野外点燃的篝火。
    • 部分文献(如曹禺作品)也以此义使用,但具体出处需结合原文确认。

“燎火”既有实指燃烧火势的本义,也可通过比喻表达事态蔓延,同时包含篝火这类具体场景的引申义。其读音为liáo huǒ(部分注音为 liǎo huǒ,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爱媚八柱鼻皶齿记宠沐冲平夷易串话醇醪储宰崔徽醋意带和打视定朔踧然肥洁浮铺俯视图光顾沽泊罕譬而喻狠命活脱脱家马交志基坑冀南币疽肠抗原可汗科学家麳麰乐跎跎炼铁燎祡留情鲈莼络络卖奸縻絷南北选钮枢蟠木皮开肉绽期质犬不夜吠诠品入化省戒霜笳硕材岁考抬奖棠梨宫体相万耑味觉五言长律衔刀先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