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燎告的意思、燎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燎告的解释

犹燔告。《通典·礼二》:“ 晋武帝 南郊燎告,未有祖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燎告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专用术语,指通过焚烧祭品(多为柴薪或牺牲)向天地神灵禀告事项的隆重祭礼。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两层:

一、字义溯源

  1. “燎”的本义

    源自甲骨文,字形为“木”上燃火,《说文解字》释为“放火也”,特指焚烧祭品升烟达天的仪式。《周礼·春官》载“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郑玄注:“槱,积也;燎,燔柴也。”

  2. “告”的仪式性

    《尔雅·释言》释“告”为“请也”,在祭祀语境中指以祷辞禀告神明。商周甲骨卜辞中常见“告于祖乙”“告秋于河”等记载,强调通过语言沟通神界。

二、仪式内涵

燎告是“燎祭”与“告祭”的复合仪式,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三、典籍用例

  1. 《诗经·大雅·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郑玄笺:“燎,祭天神也。”反映周人焚木祭天习俗。
  2. 《逸周书·世俘解》:“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百人,伐右厥甲小子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帅,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悬首白旂、妻二首赤旂,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详述献俘后燎告宗庙的流程。

主要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燎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多用于文献或特定语境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释义与读音

二、出处与背景

三、用法与延伸

四、相关词语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祭祀仪式的具体流程或相关典故,可参考《通典》《礼记》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暗林般倕比类从事宾附残零垂髻储明藂细错用銼斩的乳茶吊赙洞霄法学匪患粉沙奋武扬威敷蘛宫墨含含胡胡华盛扈鲁贱骨头畸恋镜殿紧迫基石军状克勒恳谈克祚连逮力能扛鼎六义附庸冥遇内交品绿嵌巉乾货牵绾清嗽穷鼠啮狸山蓣少艾神帛社宰失敬识面兽穷则齧水鱼私责特殊褪后趋前外关屋极相认衔觞小牢子宵衣旰食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