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莪的意思、蓼莪的詳細解釋
蓼莪的解釋
《詩·小雅》篇名。此詩表達了子女追慕雙親撫養之德的情思。後因以“蓼莪”指對亡親的悼念。《後漢書·清河孝王劉慶傳》:“﹝諸王﹞常有《蓼莪》、《凱風》之哀。” 宋 蘇轼 《謝生日詩啟》:“《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掃墓》詩:“ 王褒 私教授,長起《蓼莪》哀。”
詞語分解
- 蓼的解釋 蓼 ǎ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披針形,花小,白色或淺紅色,果實卵形、扁平,生長在水邊或水中。莖葉味辛辣,可用以調味。全草入藥。亦稱“水蓼”。 蓼 ù 形容植物高大。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莪的解釋 莪 é 〔莪蒿〕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邊,葉像針,開黃綠小花,葉嫩時可食。 〔莪術( ?)〕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醫以根狀莖入藥,稱“郁金”。全草亦稱“蓬莪術”、“山姜黃”。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蓼莪”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詩歌名稱,主要表達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追思與悼念,後成為孝親文化的經典意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與讀音
- 讀音:根據《詩經》注音,“蓼”讀作“lù”(現代漢語中也可讀“liǎo”),“莪”讀“é”。
- 字義:
- 蓼:指一種草本植物,莖葉有辛香味,詩中“蓼蓼”形容植物高大茂盛。
- 莪:即莪蒿,又名“抱娘蒿”,因根莖叢生如母子相偎,象征孝道。
2.詩歌主題與情感
《蓼莪》通過自然意象與強烈情感對比,抒發未能盡孝的悔恨:
- 核心内容:詩人誤将莪蒿(象征孝子)看作普通蒿草(象征不成材),以此自責未能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反複詠歎“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 情感表達:詩中“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等句,以“蒼天無窮”比喻父母恩情難以報答,充滿悲痛與遺憾。
3.文化影響
- 悼亡象征:後世以“蓼莪”代指對亡親的追念,如《晉書》記載王裒因讀此詩哀痛而廢講。
- 文學意象:莪蒿的“抱根”特性被引申為孝子思親的象征,成為古典文學中常見的孝道符號。
4.名句賞析
-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以“瓶空”喻子女無法奉養父母,暗含自責。
-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直白表達失去雙親後的孤苦無依,感染力極強。
“蓼莪”既是《詩經》中悼念父母的詩篇名,也是孝親文化的核心意象,通過植物隱喻和直抒胸臆的哀歎,深刻傳達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永恒主題。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蓼莪》的意思
《蓼莪》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的是菖蒲和草莓。
拆分部首和筆畫
《蓼莪》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艸(草)和木(木頭)。該詞共有9個筆畫。
來源
《蓼莪》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草木子》一書中。在這本書中,它被用來描述龍船上靠岸時常見的草和花朵。
繁體
《蓼莪》的繁體形式為「蓼蕚」,其中「蕚」是指花朵或花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蓼莪」的寫法可以是「蓼艾」。表示的是蓼和艾兩種植物。後來,隨着語言的演變,「蓼莪」逐漸成為了現代漢字詞語。
例句
1. 這個湖邊的花圃裡盛開着一片蓼莪,非常美麗。
2. 他送給她一束菖蒲和草莓,象征着堅貞和甜蜜。
組詞
組詞中可以使用「蓼莪」的詞語包括:
- 蓼莪草
- 蓼莪花
- 蓼莪香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蓼莪」含義相近的詞語:
- 菖蒲
- 草莓
- 菖蘭
與「蓼莪」含義相反的詞語:
- 木頭
- 艸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