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持斧的意思、持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持斧的解释

《汉书·王訢传》:“ 武帝 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羣起,绣衣御史 暴胜之 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唐 沉亚之 《上家官书》:“顾世之持斧之士,安足以摹哉!” 宋 王禹偁 《贺冯起张秉二舍人》诗:“绣衣脱后休持斧,珠履抛来免过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持斧”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词语来源

典故出自《汉书·王訢传》:汉武帝时期,社会动荡,绣衣御史暴胜之奉命“持斧逐捕盗贼”,并有权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员()。这里的“斧”是古代执法权力的象征,代表皇帝赋予的军事或司法特权。

二、引申含义

后以“持斧”代指两类职能:

  1. 执法官员:特指具有生杀大权的监察或司法官吏;
  2. 皇帝特使:如御史等受帝王直接派遣、代行权威的官员()。

三、历史用例

唐代沈亚之在《上家官书》中以“持斧之士”形容执法者,宋代王禹偁的诗句“绣衣脱后休持斧”则暗指卸任御史身份(),说明该词在文学中常用于体现官员的威严与权责。

四、象征意义

“斧”在古代不仅是武器工具,更被赋予政治内涵,如“斧钺”象征军权,“斧柯”喻指权柄(),因此“持斧”隐含着对合法暴力和制度权威的依托。

网络扩展解释二

持斧

持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手握斧头,多用来形容力量强大,可以破坏和毁灭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持(手部)斧(斤部)共12画。

来源:《周易·坤卦》中说:“持斧把柄,以正位也。”持斧把柄是指拿着斧头的柄杆,引申为坚持正道,能够守护和维护原则和道义。

繁体字:持斧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持斧

例句:他手持斧头,威风凛凛地走过来。

组词:持刀、持杖、持枪

近义词:拿刀、拿棍、拿枪

反义词:放下、放弃、束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