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州 和 南豫州 的合称。《宋书·文帝纪》:“前所给 扬 、 南徐 二州百姓田粮种子, 兗 、两 豫 、 青 、 徐 诸州比年所宽租穀应督入者,悉除半。”《宋书·州郡志二》:“爰自 泰始 甫失 淮 西,復於 淮 东分立两 豫 。”
“两豫”一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发音:liǎng yù
基本含义:形容人在面对选择时犹豫不决、心情不定。
详细解释:
由“两”(表示犹疑不定)和“豫”(表示犹豫)组合而成,强调决策时的思想矛盾。例如:当一个人在选择工作或处理人际关系时反复纠结,可用“两豫”描述这种状态。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或日常对话中,形容举棋不定的心理状态。
发音:liǎng yù
基本含义:南北朝时期豫州和南豫州的合称,属古代行政区划。
详细解释:
该词最早见于《宋书·文帝纪》,如“兗、两豫、青、徐诸州”中的“两豫”即指这两个州。历史上因淮西失守后,曾在淮东地区分立两豫。
《两豫》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心情不安,犹豫不决”。它描绘了一个人在做出重要决策时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两豫》的拆分部首是“豆”和“网”,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其中,“豆”是指“豆类食物”,“网”是指“网状物”。它的总笔画数是15画。
《两豫》这个成语源于《左传·宣公十年》:“宣公曰:‘寡人闻之,佼于二三子。兹数年贤于寡人。寡人难以宣之。亦闻之,曩者而今,湛于寡人。寡人闻之,少而原之,实惧焉。是故豫兮可豫也,决兮可决也。”这句话表达了当时公子宣公对于内外事变的踌躇和矛盾之情。
《两豫》的繁体写法是「兩慾」。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两豫》的古字写法是「兩慾」。
他面对选择时,一直处在《两豫》的状态,无法做出决定。
组词:豫浅、豫感、豫泽、豫寒。
近义词:犹豫、动摇、迟疑、拿不定主意。
反义词:果决、毫不犹豫、坚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