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色弓。古代诸侯有大功,则天子赐予黑色弓矢,以之象征征伐之权。《书·文侯之命》:“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 孔 传:“卢,黑也。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三》:“解佩袭犀渠,卷袠奉卢弓。” 李周翰 注:“卢弓,征伐之弓。”《梁书·武帝纪上》:“公跨躡 嵩 溟,陵厉区宇,譬诸日月,容光必至,是用锡公彤弓一,彤矢百,卢弓十,卢矢千。”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女乙 来点灯了,对面墙上挂着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便都在昏暗的灯光中出现。”
“卢弓”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卢弓指黑色弓,是古代天子赐予有功诸侯的象征性器物,代表授予其征伐之权。
象征意义
卢弓与彤弓(红色弓)常并列赏赐,如《尚书·文侯之命》记载:“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其中“卢”通“黥”,意为黑色,象征诸侯因大功获得军事权威,可行使专征伐的权力。
历史背景
根据孔颖达注疏,天子赐弓矢是周代礼制的一部分,诸侯需立下显赫战功才能获此殊荣。
卢弓与彤弓的赏赐体现了古代“以颜色区分等级”的礼制,红色(彤)象征尊贵,黑色(卢)象征武力权威。
卢弓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弓。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卢”和“弓”。
卢弓的部首是“卜”(bo)和“弓”(gong)。它的拆分笔画为7画。
卢弓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角弓》:“卢侯饮矣,卢女为燕,既替余以蕙纕兮。”可见,卢弓是古代一种常见的兵器。
卢弓在繁体中的写法为“盧弓”。
古代汉字对于卢弓的写法多种多样。一种写法是古篆字体,字形像一只弓,较为简单;另一种写法是楷书字体,字形有所演变但仍可辨认为其含义。
1. 他利用卢弓射中了远处的目标。
2. 这把木制的卢弓保存了数百年。
卢弓在组词中常见的词语有:卢弓箫(指用卢弓伴奏的箫),卢弓琴(指用卢弓伴奏的琴)。
近义词可以是:琵琶、弦乐器。
反义词可以是:刀剑、枪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