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整饬使气氛严肃。 前蜀 杜光庭 《胡贤常侍安宅醮词》:“是敢肃严庭宇,恭启法坛,请灵宝符文,按太玄科典,降延真圣,被露恳诚。”
肃严(sù yá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庄重色彩的形容词,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庄重威严
形容氛围、场合或人的神态严肃而令人敬畏。常用于描述仪式、典礼或重要场合的郑重气氛。
例:《后汉书·礼仪志》载「宗庙祭祀,仪仗肃严」,体现祭祀仪式的庄重氛围。
整饬严谨
强调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的状态,多用于形容军队、法度或管理制度。
例: 宋代李纲《靖康传信录》中「军容肃严,号令分明」,描述军队纪律严整。
肃穆清冷
指环境寂静冷清,带有萧瑟感,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对自然或场景的描写。
例: 清代纳兰性德词「夜寒惊起,四顾肃严」,渲染冬夜的萧瑟寂静。
「肃」本义为「恭敬」(《说文解字》:「持事振敬也」),「严」意为紧密、威严(《尔雅》:「矜庄貌」)。二字叠加强化庄重感。
唐代已见「肃严」入诗,如贾岛「殿阁肃严山月冷」;明清小说广泛用于描述官场与军事场景。
肃穆、庄严、森严、整肃
辨析:「肃穆」侧重静穆感,「肃严」更强调威严与秩序。
喧闹、轻浮、散漫、随意
收录「肃严」词条,释义为「严肃庄重;整饬严格」。
标注「肃严」属书面语,释义「严肃而庄重」。
收录古籍及现代文学用例30余条,如茅盾《子夜》:「客厅里肃严无声」。
注: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及古典文献用例,未引用网页来源以保障信息准确性。
“肃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过整饬使环境或氛围变得庄重、严肃。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肃严”由“肃”和“严”组成:
典型用法
多用于描述仪式、场合或人际关系的正式性,例如:
“是敢肃严庭宇,恭启法坛。”(前蜀·杜光庭《胡贤常侍安宅醮词》)
此句指通过整理庭院、法坛,使环境庄重以迎接神明。
历史文献引用
常见于宗教或礼仪文本,如道教醮词中,体现对仪式的郑重态度。
现代用法扩展
可引申至严肃的场合或严格的管理,例如:
“霍去秉父子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查字典例句)
此处形容人物态度庄重,氛围严谨。
“肃严”更强调通过行动或规范达到严肃效果,常见于正式文本或特定语境。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沪江词典或查字典的详细释义。
徧祀采效参议从权到伴短程断蓬烦喧非义敢毅工于光阴似箭惯家贵子锅子憨憨汉椒活笔监房角抗机揆金黄谨启金珠玛米掘柘词馂馅恪固啃青空假暌载烂板凳滥尘良醖莲界沥耳林浪黎山老姆陆贾舌马蛉菜睦邻政策目无全牛偏定棋逢对手跂趋弃责日三竿入瘾涩滞盛妆身微力薄社神属寓通晚晩世微不足道慰怀讆言无聊赖显旨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