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稽留延迟。《史记·李将军列传》:“ 汉 法, 博望侯 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三国志·魏志·郭淮传》:“﹝ 郭淮 ﹞奉使贺 文帝 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羣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 禹 会诸侯於 涂山 , 防风氏 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留迟”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解释
“留迟”读作liú chí,意为稽留延迟,指因故停留或拖延时间,导致事情未能按时完成。例如《史记》中记载“博望侯留迟后期”,即因延误期限被问责。
二、结构分析
由“留”和“迟”组成:
三、出处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籍,如:
1.《史记·李将军列传》提到“留迟后期”导致受罚,说明古代对延误的严厉态度;
2.《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中,郭淮因生病延误行程,被魏文帝以“防风氏后至”典故斥责,体现其负面含义。
四、近义词与扩展
近义词包括延迟、耽搁、稽留。现代语境中,可用于描述工作延误、行程耽搁等场景,但需注意其书面化表达倾向。
提示:若需具体古籍原文或详细案例分析,可参考《史记》《三国志》等文献。
《留迟》是一个中文词汇,拆分成两个部首:田(甲)和言(言欠)。它共有8个笔画,是一个合成词。
《留迟》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荀子·盗跖》一章。在文中,盗跖被称为“留迟”,表示他的行动迟缓,拖延时间。
在繁体字中,《留迟》的写法是「留遲」。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留迟的写法还可写作“留遅”。
以下是一些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以下是与《留迟》相关的一些组词:
以下是近义词:
以下是反义词:
谤駡八夕辩锋别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参术残刖曹丕策应迟到充房触发器断鴈镦宽法律解释仿冒樊梨花干甚革面革心格掷挂节衮龙国务鼓劝黑潭鹤眠横击慧觉灰志胡僧嘉令缴裹佳偶九参官酒家胡崌山葵甲来莅酹祀莲花台力道力竭声嘶露章绿地緑芜默志偏舟峤路青符清醑琼叶人困马乏晒犊鼻舍眼适欲睡草顽谗挽路温居掀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