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令终的意思、令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令终的解释

(1).谓保持善名而死。《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郑玄 笺:“令,善也。天既助女以光明之道,又使之长有高明之誉,而以善名终,是其长也。”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患难之际,我无苟免;理平之世,我惟令终。青史之上,人谁我同?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报应之爽》:“其后高朗令终,为一代之贤臣,吁,亦异矣!”

(2).谓尽天年而寿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君子令终定諡,事极理哀,故宾之慰主,以至到为言也。” 周振甫 注:“令终:善终,寿终。”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识鉴》:“ 王 、 杨 、 卢 、 骆 ,谓之四杰。 裴行俭 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勃 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杨子 沉静,应至令长,餘得令终为幸。’”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刑牲与盟,饮血而呕,知其怀贰,必不令终矣。”

(3).指事情完美地终结。《三国志·魏志·明悼毛皇后传》:“ 曹氏 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文选·嵇康<琴赋>》:“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嗟姣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 李善 注引《封禅书》:“岂不善始善终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令终,汉语复合词,由"令"(美好)与"终"(结局)构成,特指人生命历程的圆满终结。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原指德行高尚者的善终,后经词义演变形成三层内涵:

一、生命终结维度

指自然死亡且生前未遭祸患的善终状态。如《文选·嵇康〈琴赋〉》"能尽雅琴,惟至人兮"李善注引《桓谭新论》:"雍门周见孟尝君曰:'先生令终必不怨天地'"。

二、德行评价维度

强调终始如一的人格完整,《世说新语·品藻》载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曹志,字允恭,少好学,以才行称,善属文,终于散骑常侍,得令终"。

三、文化象征维度

传统礼制中,《礼记·檀弓上》"君子曰终,小人曰死"的伦理观,使"令终"成为士大夫阶层生命价值的终极认证,区别于普通死亡表述。

该词现代多用于文学评论与历史研究领域,如钱钟书《管锥编》评《史记》人物结局时,曾以"令终"与"凶终"对举,突显史传笔法的道德评判功能。

参考资料:

1.《汉语大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

2.《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

3.《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4.《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网络扩展解释

“令终”是一个文言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综合权威文献和用例,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保持善名而终
    指人一生保持良好声誉,直至生命结束。如《诗经·大雅·既醉》提到“高朗令终”,郑玄注解为“以善名终”()。宋代王禹偁也曾用“患难之际,我无苟免;理平之世,我惟令终”强调坚守节操()。

  2. 尽天年而寿终
    表示自然寿命终结,无灾祸横死。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及“君子令终定谥”,即寿终正寝后获得谥号的礼仪()。

  3. 事情完美终结
    引申为事物圆满结束。例如《三国志》中“善始令终”形容从开始到结尾都处理得当()。

二、用例与典故

三、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多用于文言或正式文体,现代汉语中较少出现,常见于历史文献、古典文学研究或特定修辞场合。若需深入理解,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的详细注解( )。

别人正在浏览...

儤工倍处测地呈送成心成言臭氧层春风风人辞堂蹲蹲大马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达照蝶裙鼎分三足翻砂分流电阻分音符牒橄榄球运动高密海叵罗汗流至踵横轼盍戠华名呼叱较高级金刚眼井底鸣蛙劲阴略卖两庑励磁马价绢亹源明着闵仁排扺趴窝偏眼皮绳扑簌簌轻轩轻言轻语上尊酒首丘岁费填充天公玉戏贴费铁研顽山未婚伟峻委心文价五尺童子无量井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