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麟之角,凤之觜。比喻稀有之物。《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洲上多凤麟……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 唐 杜甫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程善之 《寄洪棣臣金陵》诗:“麟角凤觜世莫识,会看煎胶续弦时。”
“麟角凤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lín jiǎo fèng zu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比喻极其稀有、珍贵的事物或人才。麟(麒麟)和凤(凤凰)均为传说中的神兽,它们的“角”和“嘴”本不存在于现实,因此被用来形容世间罕见之物。
源自汉代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书中记载,凤喙(凤嘴)与麟角可合煎成“续弦胶”,能修复断裂的弓弦、刀剑,暗喻其珍贵与神奇功效。唐代杜甫在《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中亦引用此典:“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成语中的“麟”与“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祥瑞与卓越,因此“麟角凤觜”不仅强调稀有性,更隐含对事物价值的极高推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故或文学用例,可参考《海内十洲记》原文或杜甫诗作。
《麟角凤觜》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非常稀有珍贵,罕见的美好之物。
《麟角凤觜》的拆分部首是麟(犬)和角(⺈),凤(几)和觜(口)。
它的笔画数分别为麟(12画)、角(7画)、凤(5画)和觜(13画)。
《麟角凤觜》出自《增广贤文》(明代嘉靖年间)的故事:“唐中宗有一次命人搜集贤文,给他展示了一件麟角和一块凤觜,他一见大喜,连忙封赏赐给了展示的官员。”从此,麟角和凤觜成为形容珍贵之物的成语。
此成语在繁体字中为「麟角鳳髭」。
《麟角凤觜》在古代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例如麟可以写作“麞”、角可以写作“䬓”、凤可以写作“鳳”、觜可以写作“鬐”。
他的才华在这个领域中独一无二,简直是麟角凤觜。
组词:麟趾凤毛、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近义词:罕见、稀有、珍贵。
反义词:平凡、常见、普通。
不暇柴毁骨立长都乘陵除草瘯瘰灯事电告电网典文叠地犯阙風和日暖辅亮覆亡根根叶叶桄综光宗耀祖官样花惯曾桂影规圜姑山何极黄柑犍子吉利草经赋竞选矜己旧式科头袒体叩打离队灵朴林浪龙亢路垂面南背北民间文学骈立纰戾蒲艾起旱青鸟使上妙尚飨食淡时钟双职工堂扁天庾停歇头管推诿柝击外宽内深卧佛寺下保犀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