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头袒体的意思、科头袒体的详细解释
科头袒体的解释
谓不戴冠帽不束带。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词语分解
- 科头的解释 .谓不戴冠帽,裸露头髻。《战国策·韩策一》:“ 秦 带甲百餘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 鲍彪 注:“科头,不著兜鍪。”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乱项
- 体的解释 体 (體) ǐ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
专业解析
“科头袒体”是一个汉语成语,其释义可从词素分解与文献用例两个角度展开。
词义解析:
- 科头:指不戴冠帽,露出头顶发髻。《史记·张仪列传》中有“虎賁之士跿跔科头”的描述,司马贞索隐注“科头谓不著兜鍪入敌”。
- 袒体:即裸露身体,常见于古代典籍中表达不拘礼节的形态,如《晋书》载谢鲲“邻家女高氏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其不羁若此”。
整体含义:形容人举止放达、不拘礼法,既指外在衣冠不整的状态,亦含蔑视世俗礼教的内在精神。例如唐代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云:“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即以“科头”呼应隐士超脱之态。
文献参考: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7卷第1423页
-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科头袒体”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发音与字面含义
发音为kē tóu tǎn tǐ,字面指“不戴帽子”(科头)、“裸露身体”(袒体),形容人既不戴冠帽也不束衣带,衣着随意甚至赤裸的状态()。
2. 引申意义
- 暴露本真:比喻毫无遮掩地展现真实面目或本性,如提到“形容赤裸裸地暴露本来面目”。
- 傲慢不羁:部分典籍(如、5)强调其用于描述贵族或士人傲慢无礼、不拘礼节的神态,例如《抱朴子》中批评贵族子弟“踞见宾客”的失仪行为()。
3. 出处与用法
- 典故来源: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刺骄》,原文批评当时贵族子弟不守礼法()。
- 语法功能:作谓语或定语,属书面用语,常见于古文()。
4. 例句参考
如《抱朴子》载:“贵门子孙……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生动刻画了不拘礼节的傲慢形象()。
提示:不同典籍对情感色彩的解读略有差异,部分强调中性描述,部分侧重贬义批评,需结合语境分析。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阅《抱朴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宝石顶不伏潮田车汲乘鸾跨凤称心快意初级学院出人意表悴劣档口独行独断風言俏語负乘府君负锡高宴光显官书局海水声道好处费合职缓歌扈阁降精简汰静翠饥切揪枰空头敕乐山大佛梁闇连席龙舆陆陵涅白配敛平博贫弱前对起基侵车清骾人取我与褥疮三刑三雅池扇火止沸神臂弓生生世世生像守早水埒説梅止渴送呈搜猎叹怪庭议万民伞崤坂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