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徙民的意思、徙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徙民的解释

(1).移民。《管子·四时》:“其时曰冬……其事号令,修禁徙民,令静止。”《汉书·陈汤传》:“自 元帝 时, 渭陵 不復徙民起邑。”

(2).迁移之民。《史记·平準书》:“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卜式 持钱二十万予 河南 守,以给徙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今城中有 舜 庙, 魏 秦州 刺史治, 太和 迁都罢州,置 河东郡 ,郡多流杂,谓之徙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徙民”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通常指古代由政府主导的人口迁移行为。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移民:指政府强制或组织的人口迁移活动。例如《管子·四时》提到“修禁徙民”,即通过政令调整人口分布。
  2. 迁移之民:指被迁移的群体本身,如《史记·平准书》记载汉代贫民大规模迁徙后称为“徙民”。

二、历史背景与应用

徙民在古代是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

三、典型例证

  1. 秦朝“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将罪犯、商人等迁往南方边疆(见《史记》)。
  2. 汉代元帝时期停止“徙民起邑”,反映政策调整(《汉书》)。

四、与现代“移民”的区别

徙民特指政府主导的强制性迁移,而现代“移民”包含自愿迁徙行为。例如提到的“移民”涵盖跨国定居,而徙民更侧重国内政策性迁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案例,可参考《水经注》《史记》等古籍原文,或查看搜索来源中的历史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徙民

徙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由“徙”和“民”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徙”字的部首是彳(右边为彡),总笔画数为11;“民”字的部首是亻,总笔画数为5。

来源

《徙民》这个词语来源于《尚书·周书·穆公世子》:“听徙人之言。”后经过演变,成为一个表示迁徙人口或移民的专有名词。

繁体

《徙民》的繁体写法为「徙民」,其部首的形状和结构与简体写法相似,只是书写风格上稍有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徙民的字形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是在书写的方式上,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风格。

例句

1. 由于战争,许多人不得不徙民他国。

2. 徙民政策的实施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组词

徙民可组成一些相关词语,例如:

近义词

与徙民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迁移、迁徙、移居。

反义词

相对于徙民的概念,反义词可以是:定居、返乡、还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