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词讼的意思、词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词讼的解释

[lawsuit;legal cases] 诉讼

详细解释

(1).诉讼。《淮南子·时则训》:“﹝立秋之日﹞命有司脩法制,缮囹圄,禁姦塞邪,审决狱,平词讼。”《北齐书·杜弼传》:“﹝ 杜弼 ﹞为政清静,务尽仁恕,词讼止息,远近称之。”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 钱文贵 在村子上包揽词讼,出出歪主意,一定是可能的。”

(2).指诉状。《南史·刘穆之传》:“目览词讼,手答牋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词讼是汉语中表示法律诉讼活动的传统术语,指因纠纷而向官府提起的诉讼行为。《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诉讼案件,指因争执而向官府告状”,强调其作为司法程序的核心内涵。该词由“词”(指诉状或陈词)与“讼”(指争辩、诉讼)复合构成,最早见于《周礼》等先秦典籍,如《周礼·地官》载“听其狱讼,施其刑罚”,反映古代司法制度中对诉讼行为的规范。

从法律实践角度,词讼涵盖民事、刑事两类案件。清代《大清律例》将“户婚、田土、钱债”等民事纠纷归为“细故词讼”,与命盗重案相区别。现代《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旧时指诉讼”,说明该词在当代主要作为历史概念使用,常见于法制史研究及古籍文献中。

典型用例可见于《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文中描述应天府审理薛蟠杀人案时,门子提醒贾雨村“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本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侧面揭示古代词讼活动中权力干预司法的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词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诉讼活动
    指涉及法律纠纷的诉讼行为,即“打官司”。古代官府通过审理案件解决民间纠纷,这一过程称为“词讼”。例如《淮南子·时则训》中提到“审决狱,平词讼”,即强调公正处理诉讼案件。

  2. 诉状本身
    也可指代诉讼文书,即原告提交的书面控告材料(如状纸)。《南史·刘穆之传》记载“目览词讼”,即指审阅诉状。


二、词源与用法


三、其他语境

在黄历中,“词讼”作为宜忌事项出现,表示某日是否适合提起诉讼。例如“宜词讼”指此日利于法律行动,“忌词讼”则建议避免。


四、相关词汇

“词讼”既可指诉讼行为,也可指诉状文书,其含义随语境变化,但核心均与法律纠纷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隘形白色收入葆羽边銄炳煌逼危彻札穿堂风逴迈词人打虎拍蝇大蜡达乡钓滩递述笃亮烦气高谊割股疗亲佹辩汉民族河煎换巢鸾凤花圃灰木豁眼糊嘴肩息假器经幄嫉怒九草枯死力劣零雰罗掘一空卖空木射凝淡忸忕诺许牌榜鬅松飘举慓锐七觉青乌垄三跪九叩世纪末拭目而待石燕食跖书签骕騻酥油花童隶屠殒脗合无烦泄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