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録的意思、后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録的解释

称某些以“録”为书名的著作的续篇。如:《文献通考·经籍四四》著录有《闻见后录》二十卷。系 宋 邵博 继 邵伯温 《闻见前录》之作。 宋 王明清 《挥麈录》之续集亦称《后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后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后续的记录或编纂,通常用于书名或特定文献的指称。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义项及用法:


一、本义与核心含义

“后録”由“后”(时间或次序上较晚的)与“録”(通“录”,记录、抄写)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后续的记载”或“后来编纂的文本”。

例证:

宋代岳珂《程史》有《后録》十卷,专补前录未载之事 。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载:“《东轩笔录》有《后录》一卷,续记熙宁后事” 。


二、引申义与用法

  1. 书名的组成部分

    多用于续作或补遗类文献,如《续后録》《别集后録》,强调对前作的补充。

    来源:《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多部以“后録”为名的明清笔记 。

  2. 文献分类术语

    在目录学中,指正史、杂史之后附加的附录或补编。

    例:明代《国朝献徵录》后附《后録》三卷,辑录人物轶事 。


三、古籍中的典型例证


四、字源与通假关系


五、现代使用与考辨

现代汉语中“后録”已罕用,多见于古籍整理或文史研究领域。需注意与“后录”(现代简化字)的版本差异,但语义一致。

权威考辨:

清代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指出:“宋人笔记多分前、后録,体例相承,非臆造也” 。


参考文献来源:

  1. 《程史·后録序》(宋·岳珂)
  2.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
  3.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
  4. 《国朝献徵录·凡例》(明·焦竑)
  5. 《宋史·艺文志二》
  6. 《郡斋读书志·卷十三》(宋·晁公武)
  7. 《说文解字注·录部》(清·段玉裁)
  8. 《尔雅·释诂》
  9. 《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清·钱大昕)

网络扩展解释

“后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与古代文献的续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后録”指某些以“録”为书名的著作的续篇,通常作为前作的补充或延续。例如《文献通考·经籍四四》中提到的《闻见后录》二十卷,即为宋代邵博对其父邵伯温《闻见前录》的续作。

二、典型用例

  1. 《闻见后录》
    由宋代学者邵博撰写,延续其父邵伯温《闻见前录》的内容,记录历史事件与见闻。
  2. 《挥麈后录》
    宋代王明清所著《挥麈录》的续集,属于笔记类文献的典型续作形式。

三、相关说明

四、扩展信息

“后録”的用法与“前録”相对,类似现代书籍的“续集”概念。其相关词语包括“兼收并録”“量材録用”等,但含义与“后録”无直接关联。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内容,可参考《文献通考》或宋代笔记类著作的原始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柏侯搬唇递舌半个前程边僻并概部星敞屋朝制呈堂池綍赤令迟早磁流体发电淡水生态系统刀工彫弓东非队官非正规军符术钢锋刚罫干糇宫线贡职寡见鲜闻管纱关涉谷饱红衣大礮环境椒子枇杷寄母可恼款慢嬾惰利亮緑袍鬘云募俞宁日雱雱僻愚覃爱轻逸七品茶妻荣夫贵群疠日旂赏客食茱萸司花妓贪人挑尾筒子皮拖杷纤尘不染小家子气嚣陵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