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戏馆子的意思、戏馆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戏馆子的解释

[theatre] 戏园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戏馆子是汉语中对传统戏曲演出场所的俗称,特指清末至民国时期供戏曲表演的营业性场所,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定义

指专门表演戏曲的固定场所,功能等同于现代剧院。清代《汉语大词典》释为“演戏的馆舍”,强调其以戏曲展演为核心功能,与茶馆、酒楼附设的临时戏台有别。例如北京“广和楼”、上海“丹桂茶园”等均属典型戏馆子。

二、历史特征

  1. 空间结构

    多采用三面敞开式舞台,观众席设池座(散座)、包厢(官座)等级区域。清代《燕京岁时记》载:“戏园客座分楼上楼下,楼上最近戏台者曰官座”,反映传统观剧的等级制度。

  2. 经营模式

    实行“茶资制”,观众支付茶钱即可观剧(实际包含戏资)。《清稗类钞》记:“京师戏园演剧,座客几满,收茶钱至千余贯”,体现商业化运营特征。

三、文化定位

作为市井文化枢纽,戏馆子兼具社交与娱乐功能。民俗学者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指出,此类场所是“平民消遣地,亦信息传播场”,折射近代市民生活形态。该词现多用于历史文献,当代语境已被“剧院”“戏院”取代。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2.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1.
  3. 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 中华书局, 1984.
  4. 张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桥》. 修绠堂书店, 1951.

网络扩展解释

“戏馆子”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旧时专门用于戏曲演出的场所,相当于现代的剧院或戏园子。拼音为xì guǎn zǐ,注音为ㄒㄧˋ ㄍㄨㄢˇ ㄗˇ。

二、结构与词源

三、使用场景

  1. 演出场所:如“大戏馆子”指大型戏院。
  2. 文化社交:常与“上等饭馆”并列提及,反映旧时娱乐生活的等级区分。
  3. 历史文献:清代《儿女英雄传》《燕京岁时记》等著作中均有记载。

四、现代演变

现代多用“剧院”“戏院”替代,但在历史小说或方言中仍保留此用法。例如:“爷爷每天下午到戏馆子听戏”。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例句或地域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地方戏曲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憯恻沉郁顿挫传闻异词槌杵打视的情得天低光荷抵视恩重如山耳石風披分情破爱覆试扞城搁栅癸穴庚涡闳诞厚实换钱家至人说金花诰进羞久而久之机杼一家俊举宽冲旷世逸才匡相朗旭聊晒犊裩理曹掾林下意流匙芦扉面包圈免得面无人色摩尔浓度骈邻瓢杓破军杀将千了百了浅微潜形轻飘飘诠解神技祀礼嘶嘶台衡擡头纹太乙舟恬淡寡欲土螽绾会吴酸小史霞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