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息妇的意思、息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息妇的解释

(1).媳妇,子妇。亦为子妇自称。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陈翰林》:“乃召子妇詰之。云:‘老嫗言,来日郎君欲就息妇房中宴饮。’”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媳》:“古人称子为息,息妇者,子妇也。”

(2).妻子。亦为妇人自称。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名捕﹞曰:‘余病甚,吾妇往足矣。’妇摇手:‘我不耐烦。’名捕嗔駡曰:‘懒息妇,今日不出手,祗会火坑上摶老公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息妇是汉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称谓词,其核心含义指“儿媳妇”,即“子之妻”。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张鷟《朝野佥载》记载:“我是汝夫,汝是我息妇”,此处“息”通“子息”,表示后代。《汉语大词典》明确指出,“息妇”为“媳妇”的古称,源自“子妇”的合音演变,如宋代《梦溪笔谈》将“新妇”写作“息妇”。

从字形演变看,“息”字甲骨文作“自(鼻)+心”,本义为呼吸,引申为生长繁衍。《说文解字》释“息”为“喘也,从心从自”,段玉裁注称“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后衍生出“子息”“生息”等与繁衍相关的词义。这种词义延伸使“息妇”成为古代宗法制度中强调家族延续的特定称谓。

值得注意的是,“息妇”在明清时期逐渐被“媳妇”替代,现代汉语中已属罕见用词。但方言学研究显示,晋语区(如山西平遥)仍保留“息妇”发音,印证了该词在汉语发展中的活化石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息妇”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汉语词汇,其词义随历史演变有所变化,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指“儿子的妻子”(子妇)

    • “息”在古汉语中最初指“儿子”(如《说文解字》中“息,子也”),因此“息妇”原意为“儿子的妻子”。例如宋代张师正《括异志》记载:“老妪言,来日郎君欲就息妇房中宴饮”。
    • 提到,“息妇”最初指父亲的媳妇(即儿子的妻子),后因“息”字语义扩展,逐渐衍生出其他含义。
  2. 指“妻子”或妇人自称

    • 明清文献中,“息妇”也可指自己的妻子。如清代周亮工《书影》中,妇人自称“懒息妇”。

二、词义演变与争议

三、特殊语境下的含义

四、现代使用建议

“息妇”在现代汉语中已罕见,通常被“媳妇”替代。需注意古籍中的“息妇”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避免混淆“儿子的妻子”与“自己的妻子”两种释义。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陂湖秉公办事闭熄补败布萨承想春愁村程刀鲚點呈电影机钓鳌丁穷独孤部贰体愤发風信改絃易调纲挈目张宫禁宫孙官粉过市招摇核议昏诞骄觖解驾惊呼金穣款段狂戾枯首里拉鳞砌利他麦粉闹喧怒放哦嗬飘色撇罢坯销蔢莎清眺砌台邱索劝勉删采笙钥折盘十赉食牌廋伏贪贤瓮精稳练乌文逍遥津谢池春慢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