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钓鳌的意思、钓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钓鳌的解释

《列子·汤问》:“﹝ 勃海 之东有五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诉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极,失羣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后因以“钓鼇”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唐 李白 《悲清秋赋》:“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鼇于沧洲。” 南唐 陈陶 《渡浙江》诗:“静寇思投笔,伤时欲钓鼇。”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宋景文 有诗曰:‘捫虱须逢英俊士,钓鰲岂在牛蹄湾。’以小物与大为对,而语壮气劲可嘉也。” 张素 《秋风曲》:“钓鰲者谁子,中流闻前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钓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故性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多个层面解析:

一、词源与典故

该词最早出自《列子·汤问》(),记载了龙伯国巨人钓走东海六鳌的神话:传说渤海东方的五座仙山因巨鳌支撑而稳固,后巨人一钓连六鳌,导致两座仙山沉没。这一神话成为“钓鳌”的原始意象,暗含对巨大力量的挑战。

二、核心含义

  1. 象征远大抱负
    典故中的钓鳌行为被引申为非凡志向,如李白诗句“空郁钓鳌心”()即表达壮志未酬的心境。宋代起更衍生出“钓鳌客”一词,特指胸怀大志者()。

  2. 比喻以小博大
    字面释义为“用小鱼钓大鳌”,衍生出两种引申义:

    • 积极层面:指通过巧妙策略实现重大目标,如“排下金钩钓鳌鱼”()
    • 消极层面:暗喻投机取巧,如“沽名钓誉”中的“钓”字用法()

三、文学应用

在诗词中常作为豪迈意象,如李咸用“引手何妨一钓鳌”()展现洒脱气度,明代罗状元“钓鳌之志”则直接表达仕途抱负()。

四、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两种用法:

  1. 形容非凡志向(如“钓鳌雄心”)
  2. 警示性比喻(如“香饵钓鳌”暗指陷阱)

注:部分词典存在循环释义现象(如),建议优先参考典故出处及文学作品中的实际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钓鳌》是一个汉字词汇,它具有以下含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等方面的特点。 1. 意思:《钓鳌》意为“以钓取大鳌鱼”,比喻利用巧妙的方法和手段来捕获宝贵的东西。 2. 拆分部首和笔画:《钓鳌》可以分解为“钅”(金字旁)和“鳌”(鱼的名字),共计11个笔画。 3. 来源:《钓鳌》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五帝本纪》,其中记载了得到宝贵物品的人采用了巧妙的钓鳌方法。 4. 繁体:《钓鳌》的繁体字为「釣鰲」。 5.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的《钓鳌》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常用的古字形为「钓鳌」,并且它们在形态上更接近实物。 6. 例句:他运用智慧,钓鳌而来,成功地取得了这份重要合同。 7. 组词:以《钓鳌》为核心词,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例如「钓鳌技巧」、「钓鳌经验」等。 8. 近义词:与《钓鳌》意思相近的词汇包括「垂钓」、「钓鱼」等。 9. 反义词:与《钓鳌》意思相反的词汇可以是「放过」、「放弃」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满足你的要求,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地方,欢迎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