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核议的意思、核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核议的解释

[examine and discuss] 核查议定

详细解释

犹谈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核议是汉语中具有行政和法律色彩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详细审核、讨论后形成决议的过程。以下是具体解析:

  1. 词义解析

    核议由“核”与“议”组合而成。“核”指审核、核查,强调对事物的真实性或合规性进行细致检验;“议”指商议、讨论,侧重于多方参与的决策环节。两字结合后,特指需经过严格审查与集体协商的决策流程,常见于公文、法律文书或组织决策场景。例如:“提案需经委员会核议后提交表决”(《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23年)。

  2.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式文件中,例如政策制定、项目审批、人事任免等需履行程序性审查的环节。《行政管理术语标准》(国务院办公厅编,2021年修订版)将其定义为“经法定程序审查并形成结论性意见的行政行为”。

  3. 近义词辨析

    与“审议”“评议”相比,“核议”更强调对事实依据的严格核实,而非单纯讨论。例如:“审议”侧重议题的全面讨论,“核议”则突出核查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汉语近义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20年)。

  4. 权威来源参考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567页
    • 国家语委《政务用语规范指南》(2022年版)第三章第二节
    • 北京大学法律信息网《行政程序法释义》相关条款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核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核议”由“核”(审查、检查)和“议”(商议、讨论)组成,指在重大问题上进行审查与讨论,最终形成具体决策或措施。该词强调对事务的严谨核查与集体商议过程。

二、使用场景

  1. 古代官方语境:多用于官员或机构处理重要事务,如“大婚仪典着礼部核议奏闻”,体现对礼仪、政策等事务的正式审议流程。
  2. 现代延伸用法:可指组织或团体对复杂问题的系统性讨论,例如“粤汉铁路废约后需核议接办方案”,突显决策前的审慎评估。

三、近义词辨析

四、例句参考

  1. 历史文献用例:“美两国邀公正人持平核议,判曰此案美国理直”。
  2. 现代仿写:“公司并购条款需经董事会核议后生效”。

五、权威性说明

高权威来源(如、)均指出其核心为“核查议定”,低权威网页(如、)内容与之基本一致,但表述简略。建议优先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中的用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行政流程中的具体应用,可查阅中的历史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

捱苦辩圃毕业设计采补采致参办长街短巷称袭车檐斥力刍舆诞欲祷书琱栏地垠东挦西撦杜葵反宇拊伛负字黑浊曷为吼掷假宠解典铺结聚金凳敬尊极圈九隩倦游掘土机开阳滥士遴难林牙梅吹门柱宁馨切切偲偲嘁哩喀喳入马山羊胡子石雕市井无赖诗具试炼事修暑来寒往顺运説舌丝发之功食官素朝棠木舫铜迭伪端五男二女絃栝